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北京报道
2月20日,由中国盲人协会支持,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和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爱眼光明行 志愿阳光暖”国家无障碍环境展示馆主题馆日暨防盲志愿服务联合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在京举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深情回顾了从事助盲工作四十年经历,对所见所闻所做感同身受,特别对创意成立的防盲志愿服务联合专业委员会寄予厚望并强调,在科技现代化进程,“眼健康” 成为“全民健康”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据记者了解,在吕世明看来,防盲志愿联合专委会的成立是时代的需要,是民生的大计,是群体的呼应,是科技的助力,也是无障碍的宗旨。希望依托“双百基地”,防盲联合专委会感召文明意识,凝聚爱心力量,释放人文价值。发挥各方优势,组织专家团队,形成防盲共识,构筑防盲防线。以“双百基地”为辐射点,开展义诊筛查,深入基层启动“爱眼社区 志愿服务阳光计划”,以落地社区提供防盲志愿服务,达到对社区居民的健康和福祉提供贴心暖心实心的帮助。助力社会工作者队伍和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激发全社会“爱眼健康行动”
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2021—2025年)》指出,我国仍是世界上盲和视觉损伤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主要致盲性眼病为以白内障、近视性视网膜病变、青光眼、角膜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为主的眼病。
该规划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眼健康”与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品质息息相关,可以称之为“健康的第一要素”。
把防盲难事办好,把好事做实,以开展“志愿服务法治行”为契机,需要借助各家协会组织的引领力、感召力、活动力、执行力之作用优势,将无障碍科技助残与志愿助残服务紧密嫁接融合,为志愿服务法治化规范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活动有来自中央社工部直属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中国残联直属中国盲人协会、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同爱尔眼科集团、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的代表及国内防盲治盲领域著名医学专家、助残志愿者等各方人士,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残联副主席王永澄,中国残联理事、中国盲人协会主席李庆忠,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彭志坤、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傅阳,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丽君等出席并讲话。
据记者了解,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防盲志愿服务联合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旨在以助残公益组织为依托,加大对视力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帮扶力度;以公益宣传的力量,感召全社会都来关注用眼健康的问题,深入社区开展保护眼睛科普知识传播,特别是关注青少年、老年人用眼过度和眼部疾患等问题,减少和降低致残致盲率;开展科学用眼教育,普及科学用眼知识,以“眼健康”促进“心健康”,从而激发全社会的“爱眼健康行动”。
防盲志愿服务联合专业委员会是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成立的第一个关注健康、预防残疾的专业委员会。该专委会由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中国盲人协会、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成立。其目的是为防盲事业和志愿事业按下加速键;其特点是以社会融合办大事的工作思路,聚合优势资源为残疾人群体服务;实现协会“搭台”,专业服务机构“唱戏”,坚持问题需求导向,坚持专业对口行动,以专业志愿服务引领,让残疾人、老年人多方受益,合作互利多赢。
成立仪式上,彭志坤宣布防盲志愿服务联合专委会成立;吕世明、李庆忠、彭志坤共同为专委会揭牌,特邀嘉宾叶日者、周丽君、王苏闵等登台见证;吕世明向湖南爱眼基金会颁发“战略合作融合发展荣誉伙伴”荣誉牌匾和致谢状;彭志坤为专委会特聘专家颁发聘任书。
在服务研讨阶段,多位专家发言创新了科学防盲、科技治盲、科普助盲的新途径,拓展了专委会未来工作的新思路。
促进防盲治盲志愿服务保障供给
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张超英代表各方发布了《防盲志愿服务联合专业委员会2025年重点工作计划》,主要实施八个方面举措:启动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基地加爱眼公益基地的“双百基地”项目;开展致盲性眼病救助;启动爱眼社区志愿服务;在中央社工部指导和全国人大主导下,配合志愿服务立法;启动防盲志愿助残服务标准等行业标准编制计划;在每年“6月6爱眼日”等重要节点开展防盲倡导科普活动;举办“心中有爱 眼里有光”防盲志愿助残主题摄影展等。
傅阳介绍了《防盲志愿服务联合专业委员会“双百基地”建设计划》等内容。防盲联合专委会将综合考虑志愿力量、服务水平、防盲经验、工作机制,争取在全国范围内的眼科医院筛选、培育、建设100家阳光助残志愿服务基地和爱眼公益基地“双百基地”,打造防盲助残志愿服务的一批重要阵地,树立志愿服务典型,助力“无障碍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无障爱”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为志愿服务法治化提供实践案例。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以此践行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
王永澄对多家聚合能量、融合资源成立防盲志愿服务联合专业委员会表示支持。他说,作为一名盲人多么渴望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深知眼健康的重要性。防盲工作是民生大计,是人民大众的幸福工程,是切实为民做的好事和实事,希望这样的专业委员会能多多引领感召社会,真正化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我们看不见世界,但是,要让世界看到我们’,这是我们盲人共同的呼声,‘平等、融合、共享’是我们的共同心愿。”王永澄说。
李庆忠介绍说,中国有视力残疾人1700多万。在日常生活中,视力残疾人面临的困难最多,是最需要呵护和帮助的群体。困难涉及信息无障碍、导盲犬、特殊教育、残疾预防、盲人出行、文化共享等各个方面。今天联合成立防盲专业委员会,这是超前的考量。只有增强了“防”的意识,社会才能减少和降低“盲”的数量,加强预防,才能减少“盲”的风险。在减少增量的同时,通过无障碍志愿服务增加广大视力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融合性和融入度,让广大视力残疾人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光明之路、志愿同行,科技助残,永无障碍。此次防盲志愿服务联合专业委员会揭牌成立,是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中国盲人协会和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战略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将共同促进我国防盲治盲志愿服务保障供给与志愿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无障碍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无障爱”模式,为防盲治盲、残疾预防、志愿服务、智能科创、无障碍事业多向奔赴、融合发展、共创辉煌。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