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2月,距离2025年调整养老金的日子越来越近。由于中央部委已经确定今年会给退休人员提高养老金,所以我们接下去要关心的不再是今年涨不涨钱,而是什么时候涨,以及涨多少钱。
相比什么时候涨,我觉得涨多少更值得关注。因为养老金的调整是有追溯性的,不管几月涨都会从今年1月开始补发。比如,6月调整补发1-5月的差额、7月调整补发1-6月的差额。总之,该是你的一分钱都不会少。
至于加多少钱就比较复杂了。养老金的调整金额因人而异,与每个人所在地区、累计缴费年限、养老金领取基数、年龄等密切相关,具体调整的时候是按照定额增加额、挂钩缴费年年限增加额、挂钩月基本养老金增加额以及高龄倾斜增加额分别计算,然后加总在一起才是每个月最终能涨的钱。
在四大调整项目中,挂钩月基本养老金增加额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尤其是对养老金较高的退休人员而言,这一比例越高他们能增加的金额越多。
比如,月入6000元和2500元的两位退休人员,假设今年该地区的挂钩养老金增长比例是1%,两人这部分分别可以加60元和25元,高养老金收入者比低养老金收入者多加35元;假设这部分按照1.3%的比例上涨,那么两人的增加额是78元和32.5元,差距扩大至45.5元。
另一方面,挂钩月基本养老金调整额多了,其它几部分的增加额就少了,如定额增加额,这会让养老金较低的退休人员感到不悦,毕竟定额增加额与缴费年限和原来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数额完全无关,只要是一个地区的退休人员加的是一样多的。
因此,养老金越低越希望定额增加额部分能多一些,挂钩月养老金增加额部分少一些。
那么2025年的养老金调整中,各地发布的调整措施中会倾向于哪一种情况呢?根据我的分析,挂钩调整比例极有可能会降低,给定额增加额等部分让路,原因有二。
第一,近年来已经形成趋势。
前几年,挂钩月基本养老金增加额占比较高,但近年来逐步降低,各地均不同程度地收窄了这部分的增长比例。
考虑到趋势一旦形成很难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改变,所以2025年预计会延续下去,也就是控制挂钩调整额在整体调整额中的占比,别说提高比例了,不降低、能维持去年的水平就不错了。
第二,人社部提出明确要求,养老金调整倾向中低收入人群。
在人社部召开的2024年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提及2025年的养老金调整要倾向中低收入人群。如何倾向呢?不就是提高定额增加额的权重、降低挂钩增加额的占比吗?
如上文分析过的那样,定额增加额越高越有利于养老金较低的退休人员,所以在这一部分投入更多的资源是能实现人社部的要求的。而资源是有限的,只能“牺牲”挂钩调整部分的占比了。
综上所述,在养老金调整倾向中低收入人群的大背景下,2025年与当下领取的养老金高低相关度最高的挂钩月基本养老金增加额将给其它几部分增加额“让路”,从而让低养老金收入者在今年的调整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增幅。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王五说说看,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