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票房已经进入中国影史前5,被挤下去的三部片子都发来了贺图。
《满江红》倒是跟《哪吒2》同色系了。
《流浪地球》直白地夸赞哪吒顶呱呱!
《唐探3》沿用了悬疑色彩,贺图上到处都是恭贺的细节。
《哪吒2》到底藏着什么秘密武器,能在竞争激烈的春节档突出重围呢?
最近这几年,动画电影的日子可不好过。
看看票房数据就知道,去年上映了那么多动画电影,大部分票房连千万都没过。
备受期待的《雄狮少年2》,本以为能掀起一阵热潮,结果也没激起多大水花。
上一个票房突破10亿的动画电影,还是每年都稳定发挥的《熊出没》系列。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哪吒2》刚传出要上映的消息时,很多人都不看好。
我当时也觉得,这IP都火了那么久,会不会只是在吃老本?
而且它的宣传方式也太传统了,翻来覆去就说特效有多厉害,实在勾不起我的兴趣,根本没把它列入必看清单。
直到我走进电影院,才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电影开场没多久,我就被那惊艳的特效吸引住了。
哪吒为了通过修仙考试,各种神奇法术轮番上演,绚丽的光芒和奇幻的场景,让人目不暇接。
还有龙宫围攻陈塘关的片段,海水倒灌,巨龙翻腾,整个画面气势恢宏,感觉就像自己也置身在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战之中。
后来四大海龙王登场,它们身上的鳞片在光线下闪烁着奇异的光芒,每一片都栩栩如生。
再到神仙大乱战的时候,各种法术碰撞,光影交错,真的太震撼了!
跟之前看过的国内外动画电影比起来,《哪吒2》的特效一点都不逊色。
国外一些知名动画电影,特效制作成本高昂,画面精细得无可挑剔。
《哪吒2》却靠着大量的细节和创新,做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
就拿里面的角色来说,哪吒的新衣服不仅有中式包边,火云纹还升级成了刺绣,精致感满满。
那些配角也没含糊,土拨鼠大军里每一只的表情、服装花纹都不一样,看得出制作团队在这上面花了不少心思。
据说,这部电影的特效镜头数量超过了第一部的全片镜头总数,角色也是第一部的三倍,这么大的制作投入,难怪能做出这么震撼的效果。
除了特效,《哪吒2》的剧情也特别出彩。
以前看动画电影,很多小角色就是走个过场,没什么存在感。
但在这部电影里,每个小角色都有血有肉。
像申公豹的父亲,为了儿子默默付出,努力托举他走向梦想的样子,特别感人。
还有土拨鼠首领,为了保护自己的同胞,拼尽全力战斗,让人忍不住为它加油。
这些小角色的故事线丰富了整个剧情,让电影更加有看头。
而且,这部电影的主题特别深刻。
它把传统的“阐教”形象重新解构,原本高高在上、看似正义的仙尊,居然是蔑视生命的反派;一直被当成反派的妖魔,反而成了善良的一方。
这种反转打破了我们的传统认知,仔细想想,其实是在揭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就像现实里,有些人盲目遵守规则,却从不质疑规则是否合理。
电影里哪吒高喊“小爷是魔,那又如何”,这不仅仅是一句台词,更是对这种现象的反抗。
看完电影,我满脑子都是这些画面和台词,忍不住跟朋友讨论了好久。
后来我了解到,《哪吒2》能这么成功,离不开背后的创作团队。
导演饺子是出了名的完美主义者,对特效制作要求极高。
在第一部的时候,就把特效师们“折磨”得够呛,做申公豹特效的人甚至因为压力太大辞职了。
到了第二部,他更是精益求精。
整个制作团队在成都,他们把当地的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到电影里,像四川普通话、三星堆元素等,让电影充满了独特的地域特色。
而且,成都的动画产业链同行也纷纷伸出援手,一百多个团队、四千多名制作人员一起努力,才打造出了这么精彩的特效。
电影上映之后,口碑迅速传播开来。
我在网上看到好多网友的评价,大家都对《哪吒2》赞不绝口。
有人说被电影里的角色深深打动,有人则对特效佩服得五体投地。
而且,这部电影的受众特别广,不管是小朋友,还是像我这样的成年人,都能从电影里找到共鸣。
小朋友被精彩的画面和有趣的故事吸引,成年人则能看懂背后的深刻内涵。
靠着良好的口碑,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电影院,票房也一路飙升。
看到这样一部好的良心动画电影,有种感觉这个春节没白过的幸福感。
(木易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