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周,虽然《美国队长4》在全世界西方国家,都有较高的排片,但口碑不仅在中国观众这里,在西方国家也被《哪咤2》碾压!
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分析美队被哪吒暴揍,输在电影的立意,以及背后的一些政治隐喻上。
但这都是少数人才会去关注的一些深度解读,作为普通大众,作为一个以看电影为休闲的人来说,美国队长4输给哪吒2的最主要原因,不在于背后深层的解读,只在于表面最浅显的原因。
那就是美队4从画面到打斗设计,到特效制作,全面被哪吒2碾压。
也就是说,美国队长4输在肉眼可见的特效拉胯,以及画面难看上。
这样的结论放在十几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过去几年,我们经常反感娱乐圈的明星片酬过高,但实际上演员片酬高,恰恰这股风潮是好莱坞带向全世界的。
电影的最初创作中心在欧洲的时候,实行的是导演中心制。
直到好莱坞商业电影全面崛起,才改为明星中心制。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有票房号召力的男明星,甚至可以拿到上亿美元片酬还有票房分成,女明星也能拿到几千万美元的片酬。
一个明星进入剧组,更是有从安保到保姆,一个公司团队的人随从伺候。
直到上个世纪末,泰坦尼克号取得史诗级的成功,好莱坞电影才从明星中心制,开始向特效中心制转移。
当时的特效费用,占制片总经费30%以上。
到了本世纪初,漫威等超级英雄电影,以及珍珠港、特洛伊等历史战争题材视效大片,让特效经费占比电影制作超过50%。
最后在2009年,卡梅隆的《阿凡达》横空出世,奠定世界影史第一的宝座。
《阿凡达》更是以特效经费占比70%,宣告Cg电影时代全面到来。
而在2009年,美国CG特效开创全球电影时代的时候,我国部分CG工作室作为代工厂,才刚刚萌芽起步。
接下来将近10年的时间里,我国多家CG工作室,都以做过好莱坞特效大片的代工,作为公司业绩第一卖点。
在那十年,我国的公司参与制作了变形金刚4,星球大战7,环太平洋。钢铁侠3等全球票房领先电影的特效外包工作。
经过10年的发展,好莱坞大片做特效外包,让我国的特效产业占比。达到全球市场份额的5%。
虽然只是个位数,但是在好莱坞特效一统全球的市场格局下,这个5%,已经是好莱坞之外,最有朝气和潜力的市场。
但我国 cg产业的发展,在2018年迎来史诗级拐点。
这个时间节点,和特朗普开启对我国贸易战、意识形态战、供应链战的时间相同。
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好莱坞公司开始在特效产业链上,与我国脱钩断链。
好莱坞特效公司的选择,是将特效外包市场转往印度。
也就是从2019年以来,好莱坞的狮子王、沙丘、蚁人3、惊奇队长4等视效大片,全部都有印度公司参与。
过去6年,承接了中国的海外代工特效市场之后,印度公司在全球特效市场的占比达到了20%。
尽管印度公司的市场占比不断攀升,但也就是从印度取代我国成为好莱坞特效外包商之后,大家仔细回忆一下,过去6年,好莱坞特效大片,在全世界的成绩,以及大家的观感,都会发现断层的下降以及劣质化。
2018年好莱坞大片对中国cg进行断供之后,许多西方传媒认为中国CG特效产业会就此清零。
但同样是在此之后的2019年,我国诞生的两部划时代作品,分别是春节档的流浪地球以及暑期档的哪吒第1部。
流浪地球带给世界与好莱坞的震撼,是让西方人都不得不承认在好莱坞市场之外,中国特效产业已经可以独立制作,自己不输于好莱坞的特效工业电影。
哪吒第一部,虽然在海外票房成绩一般,但是它所呈现的画面与cg制作能力,也让好莱坞传统动画巨头,感到后背发凉。
我们经常说,流浪地球开启了我国的工业电影时代。
他打开科幻电影这一门类之后,带给国内CG特效公司的,是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信心。
而在今年,春节的射雕,以及封神2,都请了好莱坞的特效制作公司。
哪吒2则在过去几年,请的都是国内100多家动画特效公司。
两相对比,不说深度意识形态,只说特效画面美感,以及技术层面上,哪吒2都实现了碾压。
如果说哪吒2碾压封神以及射雕,还只是因为这两部电影,在好莱坞公司眼里不受重视,非重点产品。
但是哪吒2呈现的特效工业、审美以及技术上,领先美国队长,则让好莱坞特效产业彻底崩盘。
我国CG特效产业从2018年被好莱坞断供,到2019年流浪地球和哪吒第一部时,整个产业的艰难求生,再到2025年哪吒2实现碾压好莱坞美国队长的技术以及审美。
这是我国一大批细分科技行业,过去6年与美国,从被打压,到勉强求生,再到反杀的一个缩影。
如果不是特朗普2018年发动贸易战,那么在2018年、2019年的时候,中国的绝大多数 cg工作室,依旧会优先选择做好莱坞特效电影的代工厂,而不会将主要精力投入去制作流浪地球和哪吒。
没有流浪地球与哪吒第一部,带给整个产业的原始积累与潜力信心,就不会有今年哪吒2冲击全球前五的惊艳一枪。
因此哪吒2代表中国CG特效产业的巅峰,暴揍美国队长4,既是在暴揍特朗普的贸易战与科技战。
也是在暴揍印度取代中国,成为美国供应链附庸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