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里,做父母的,嘴上功夫很重要。
有些父母,明明很爱孩子,但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
嘴上一说出口,孩子心里就堵得慌,甚至记一辈子。
有些话,说出去,就像泼出去的水,根本收不回来。
尤其是这3种话,千万别对儿女说,否则影响深远,后悔都来不及!
01
“我当初就不该生你”
有些父母,生气的时候,容易说一些特别伤人的话。
尤其是,当孩子让自己失望、惹祸了,或者不听话时,父母一生气,可能会甩出一句:“早知道你是这样,我就不该生你!”
这句话,是对孩子最大的精神打击!
听到这话,孩子心里会想:“我是多余的?我是个错误?”
如果是性格敏感的孩子,可能会因此产生严重的自卑,甚至觉得自己没有存在的价值。
例如,在学校里,他们可能会不敢主动参与集体活动,害怕自己的表现会遭到他人的否定;
在与他人交往时,也会显得畏畏缩缩,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久而久之,他们甚至会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毫无存在的价值,仿佛是被世界遗弃的孤独者。
这种心理阴影可能会伴随他们的一生,对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
02
“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你能不能学学?”
有些家长,总是习惯拿自己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
考试没考好,父母张口就是:“你看看隔壁家那谁谁,年年第一,你就不能争口气?”
工作不如别人,父母就说:“你看人家现在开宝马住大房子,你怎么这么没出息?”
这句话,其实是在否定孩子的一切努力。
孩子努力过了,但他不是天才,他不一定能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如果父母总是用这种方式刺激孩子,孩子可能会有两种极端反应.
要么变得特别讨好型人格,为了父母的认可而活;要么自暴自弃,彻底放弃努力。
03
“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
很多父母,习惯性用“牺牲”来感动孩子。
“我为了你,吃了多少苦,你怎么还不听话?”“我为了你,没日没夜工作,你怎么就不争气?”
但孩子从来没求过父母这么做。
孩子需要的,不是父母“牺牲一切”换来的压力,而是父母的爱和理解。
父母愿意为孩子付出,是一种爱,但如果变成了“道德绑架”,那就是把爱变成了负担。
孩子一旦被这种话压得喘不过气,可能会越来越疏远父母,甚至讨厌家庭,觉得家是个让人窒息的地方。
做父母的,嘴上功夫很重要!
有些话,说了,就像钉子钉进孩子心里,拔掉了,伤口还在。
真正聪明的父母,不会用伤人的话逼孩子,而是懂得鼓励孩子,支持孩子,帮助孩子成长。
少用否定的语气,多用鼓励的话,让孩子更自信。
遇到问题,多沟通,而不是一味地责怪、比较。
别让孩子觉得“家庭是负担”,而是要让他觉得“家庭是支撑”。
教育孩子,是一辈子的修行,而会说话的父母,才是最厉害的父母!
让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里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