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的“家变”,成了淮南城龙湖这一片的大新闻。
老六家喜暴力赶人,将大姐一家和五姐扫地出门,她独占了老宅。
而这一切,美心躲在家喜身后,猫着眼看不做声。
邻居刘妈听到又打又砸地动静,连连摇头称:
“美心脑子出问题了,哪有把老大赶出去、老小请进来的道理。”
但是,榨干家里,让家丽和建国晚景凄凉的人,却不是何家喜,不是刘美心。
本来,何家丽一家底子厚,深藏不露。
连二姐家文都震惊,大姐拿出的小数目,《六姊妹》原著小说写道:
家丽道:“我何家丽混到没有房子住?你大姐夫刚下了定,下个礼拜就搬家,香港街三室两厅,带院子。”
家文惊:“那得多少钱?”
家丽道:“十五万。”
他们全款买了大房子,一半是自己住,一半也是住给别人看。
自从被赶出家门,家丽受不了忍气吞声,这回可算争一口气。
然而,不清楚前因后果的观众,可能要问了他家原来没房子吗?
这就引出了,丧心病狂的败家之人。
01.建国提前退二线
张建国15岁参军,大半生的岁月奉献给了绿野军营。
谁料?他退二线并不是前途止步于副县级。
他是为了大儿子的婚房提前退的。
说到大儿子何向东,张建国曾认为他是自己完满的作品。
作为父亲他一手安排何向东的前半生,那叫一个前途坦荡、行云流水。
当兵、退伍、就业,到武装部管招兵工作。
可惜,儿子何向东毫无奋斗的志向,又遇人不淑认识了儿媳妇李雯。
李雯看不上区里分给建国的小两室,她想要住大房子。
李雯家是有点财力,但她很像亲妈,为人精明会算计。
她带了一部诺基亚手机到何家,以此为引子,打算让美心或老太太赞助一套新房。
可是,老太太怕吵不听电话,美心推诿说家里固定话机都没什么来电。
她看计划没有成功,以“倒插门”威逼何向东。
何向东面子过不去,提议道:“要不借五姨的房子结婚。”
李雯拿质疑的口气反问:“借?连个自己都没有?”
她就差把没房子别想娶我,写在了脸上了。
接下来,她的坏心思暴露无遗,一番话听了令人恶心。
何向东和她走到路边一家来小磨香油店,李雯用手指着说:
“不是没有,是不想给,跟这芝麻一样,你不去榨,自动就出油了?”
如果你是公公、婆婆,敢让这样的儿媳妇进家门吗?
可是,何向东竟然没有一丝一毫异样的觉察,他帮李雯要婚房。
原本再熬上半年一年的,父亲建国能升半格,住房条件也会相应调整。
李雯就是等不了,建国只好退二线换了区里的新房,给他俩结婚用。
应了那句话,有人岁月静好的背后,是有人负重前行。
何向东全然不懂父亲的隐忍,不懂父亲付出的代价有多沉重。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02.染上恶心赔光家底
婚后,何向东和李雯小夫妻,生了个女儿,取名何雯依依。
象征俩人情深依依,但谁料这名字是个非常讽刺的伏笔。
因为大难临头他俩并没有依依,而是各自飞了。
房子有了,孩子有了,稳定的工作他们也有了。
他们嫌生活太轻松、无味、寡淡,一成不变,一眼可以看到老 。
追求刺激的两人,开始通宵耗在牌桌上。
人一旦沾了这种恶习,不但会深陷于此,并且会倾家荡产。
果不其然,有一晚,何向东回家找母亲借钱,他下个月急用。
何家丽问:“借多少?”
得到的答案,让家丽一阵晕眩,小年要借“四十万”。
他借高息牌桌上输光了,建国听后一巴掌挥过去,然而打儿子于事无补。
他和李雯是两口子都输了,合起来欠了“六十万”。
这个数字,一般家庭哪里能够承受得起?
他们是能借的都借了,实在没办法只能向父母求助。
度过了难熬的一夜,建国和家丽兵分两路,一个人去借钱,一个人去取钱。
父亲取出省吃俭用一辈子的积蓄,母亲辗转四个妹妹家借了6万。
取款时,银行柜员问他:
“老大爷,现在取利息不划算确定要取吗?”
凑够了何向东夫妻欠下的钱,父亲建国突然感觉自己老了。
染上这样的恶习,无异于花光父母的棺材本。
何向东和李雯简直是不孝子孙,何家的败类!
然而,本以为恢复了平静的生活,又一次天翻地覆。
何向东又赌输了,这次窟窿捅得更大,父母无能为力。
何向东无计可施,办了辞职和离婚,卖掉房子远走他乡。
他是坐夜车走的,妻子李雯带着女儿依依回了娘家。
家丽哭了一夜,没有人去送何向东,他是去躲债的。
自此,何向东少有音讯,他的女儿随妈妈姓改名叫李依依。
回头看,何向东在头一回赔光家底时,为何没有及时收手呢?
是那犹如天雷的六十万,不在炸他们身上,而是炸在父母心上。
如果父母不替儿子儿媳还债,或许这场悲剧结局不是家破人逃。
一人染赌,榨干全家!
经过这件事,说明儿子儿媳一个被窝睡不出两种人,李雯比何家喜还令人憎恨!
她精明算计房产,她的纵容丈夫、同流合污,甚至离婚全身而退躲避债务。
到头来,还是何向东的父母,家丽和建国担下一切。
用尽残生之力,帮着儿子还债,还有自家妹妹们的欠款。
望大家以此为警钟,清白做人,不要染上恶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