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五十,儿女也都到了婚嫁的年纪。
作为父母,肯定希望他们能找到一个好伴侣,婚姻幸福美满。
但现实是,儿女的婚姻,父母说话太多,可能适得其反。
说对了,是关心;说错了,是干涉。
尤其是这三种“糊涂话”,最容易让孩子反感,让亲家尴尬,让家庭关系变得紧张。
劝你,少说,甚至不说,才能减少矛盾,保住自己的体面。
01
过度干涉:“这人不行,你必须分手”。
现实里,很多父母觉得自己阅人无数,经验丰富,一眼就能看出对方合不合适。
于是,当发现儿女的对象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就忍不住挑刺、反对,甚至直接要求分手。
但问题是,婚姻是儿女自己过的,不是父母过的。
有时候,父母看不上的,儿女偏偏喜欢;父母觉得完美的,儿女却没感觉。
有个朋友的母亲,看到未来儿媳家庭一般,学历也普通,逢人就说“我儿子条件好,配她太委屈了”。
结果,人家听说后,直接提出分手,朋友最后悔不当初,和母亲大吵了一架。
记住,适当提醒可以,但过度干涉,只会让儿女逆反,甚至逼得他们“死磕”到底。
02
比较攀比:“你看谁家的儿媳/女婿多优秀”。
有的父母,喜欢拿儿女的伴侣跟别人比较,总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更优秀。
“你看你表妹的老公,年薪百万”“你看你堂弟的老婆,能干贤惠”……
这些话,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最容易伤害儿女的自尊,也容易破坏家庭和谐。
有个邻居的婆婆,经常拿自己的儿媳跟别人比,动不动就说:“你看看隔壁谁谁谁的老婆,人家多能干,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饭菜做得那么好。”
结果,儿媳妇天天气得回娘家,夫妻之间也因为这些比较而吵架。
人比人,气死人,谁也不想被父母拿来当“别人家的反面教材”。
03
过早谈论财产:“这套房子以后归谁?”
现实里,有些父母过于现实,孩子刚结婚,甚至还没结婚,就开始讨论财产分配、买房出资、未来养老的问题。
“这套房子以后归谁?”“我们老了,你们怎么安排?”“嫁出去的女儿,别想着分家产。”
这些话,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说早了,说多了,容易引起矛盾。
尤其是涉及到金钱、房产时,不仅让儿女有压力,也容易让亲家关系紧张。
有个朋友的父母,刚见亲家,就问:“你们家打算出多少钱买房?”
结果亲家脸色一变,当场就不高兴了,最后这门婚事直接黄了。
家庭的经济问题,需要沟通,但千万别过早、过多干涉,不然容易引火烧身。
人到五十,做父母的,最重要的是放平心态,适当给意见,适当闭嘴。
婚姻是儿女自己的,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幸福。
少干涉,少比较,少谈钱,才能让儿女的婚姻更顺利,也让自己晚年更安心。
让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里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