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5日,立春已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西合休乡仍被茫茫白雪封印,破晓前的夜幕紧紧笼罩着静谧的村落。

新学期即将开始,而在开学前一天,叶城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王小琳和同事们就已冒着严寒,奔赴这片深山。



这已经成为他多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年寒暑假开学,王小琳和同事们都会提前一天到西合休乡最远的村落去看望孩子们。他深知,对于山里的孩子来说,新学期的开始不仅是知识的新起点,更是怀揣希望踏上艰难求学路的开端,他要在这关键的时刻,给孩子们送去温暖与关怀。




行至途中,车辆突然猛地一震,车胎爆了。四周是高耸入云的山峰,手机屏幕上那醒目的“无信号”三个字,像一盆冷水浇灭了王小琳心头刚燃起的希望。好在,不远处一位护边员路过,了解情况后,热心地上前帮忙换车胎。山里人的质朴与善良,在这冰天雪地中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前行的路。


一进村,王小琳就一家家地去看望孩子们,在祖努热·艾来米沙家,她和父母正围坐一起,为开学做着最后的准备。见到王小琳,一家人起身相迎。王小琳轻轻拍了拍祖努热·艾来米沙家的肩膀道:“孩子,明天就要出发了,东西都准备好了吧,别落下啥。” 话语间,满是关切。




穿梭在村落中,王小琳看着孩子们质朴的脸庞,心中感慨万千。17年来,他见证了孩子们在艰苦环境下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也深知他们背负着整个山村的期望。每到一户,他都要细细叮嘱交通安全,询问学习上有没有困难,仿若一位大家长,事无巨细地操心着。




最远的村落距离县城远在370公里之外,加之前两天村里刚刚下完暴雪,道路状况极差。王小琳看完学生后,当天中午,便带着这些村里的学生踏上了前往乡政府集合点的路上,警车开道,为孩子们保驾护航。





刚下完暴雪的路面结着厚厚的冰,遇到结冰严重的路面,王小琳和同事们就会跳下车,拿起铲子,一下一下地铲除冰块,只为让车队能安全通过。一路上,还要经过一个地势险要的达坂,高度陡然升至4000米,凛冽的寒风呼啸着,吹得人几乎站立不稳,悬崖峭壁深不见底,头顶危石高悬,时刻有滚落的风险,每一秒都惊心动魄。




当夜幕笼罩,山间寒风呼啸,王小琳才拖着疲惫身躯回到临时落脚点。然而,他毫无倦意,脑海中反复浮现孩子们纯真的眼神。“这山路的每一处弯道、每一块石头,我都熟悉得很,山里条件艰苦,可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那股子劲头,实在令人动容。” 王小琳感慨道,“只要能护着孩子们平平安安上学,顺顺利利走出大山,去见识外面的世界,这护学路,我就会一直坚守下去。”


2月16日,沙依达·斯依提一家早早起身,母亲在厨房忙碌,热气腾腾的早饭驱散寒意,袅袅炊烟仿若新学期希望的信号。父亲边帮沙依达·斯依提整理行李,边殷切叮嘱:“路上听交警叔叔的话,到学校就给家里报个信儿。”





地处昆仑山腹地的西合休乡,是叶城县最为偏远的闭塞之地,县城距离乡政府182公里,各村落较为分散,最远的更是远在370公里之外,仿若与世隔绝。山里孩子求学之路,满是艰难险阻,必经之途,要闯两个地势险要的达坂,山路崎岖,一侧悬崖峭壁深不见底,头顶危石高悬,时刻有滚落风险;加之海拔4000米,空气稀薄,每一步前行、每一次呼吸,都是与身体极限的较量。这艰苦的环境,赤裸裸地揭示着它与外界的天壤之别,仿若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孩子们的求学之路,注定不凡。




零下10度,呼气成霜,漫长的山路积雪崎岖,大巴车缓行,从乡政府到县城需要5个多小时才能到达。车内却暖意融融,一堂特殊 “开学第一课” 热烈开讲。王小琳询问孩子们起居饮食、理想愿望,孩子们畅所欲言。





“盼着能快点见到学校的小伙伴,走再多次山路,开学还是激动,我要好好学习,将来回乡把学校建得和城里一样好。”

“我想当医生,回乡开诊所,让乡亲们看病不再难。”

“我喜欢画画,要把大山美景画下来,吸引游客,让家乡富起来。”

王小琳也通过提问、游戏,为孩子们讲述交通安全和安全法律常识。“同学纠纷咋处理?陌生来电短信咋办?” 一路上欢歌笑语,孩子们对未来满怀期待。



自2008年起,西合休乡就构建起“村里上幼儿园、乡里上小学、县城上中学”的教育体系模式,一步步为孩子们勾勒出成长的蓝图。每年学生寒暑假大规模返校和回家时,王小琳和同事们都会全力保障孩子们的出行安全,护送他们踏上求学与归家之路。

来源 | 叶城公安

投稿邮箱:gabxcc@126.com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