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当今世界的格局中,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其立足国际舞台的关键基石,而军事发展作为国家国防实力的核心体现,更是重中之重。与此同时,关键战略资源的掌控能力,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深刻影响着国家的安全与发展。

在军事领域,海、陆、空各方面的军事装备一直是各国竞争发展的焦点。众多国家都在不遗余力地钻研战机、舰艇等先进装备,以提升自身军事力量。然而,军事装备的范畴广泛,不仅包含备受瞩目的海空装备,像坦克等陆战装备在陆地作战中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尽管在现代战争理念中,海上作战和空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坦克等陆战装备的关注度相对降低,但陆地战作为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不可忽视,而坦克等装备则是陆地作战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在二战期间,坦克就作为重要的陆地作战武器,深受各国陆军的重视。



在国际战略资源领域,稀土、煤炭、矿产等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些资源不仅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原料,更是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各国都在积极寻求稳定的资源供应渠道,加强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保障本国产业的持续发展。

航空发动机作为战机的 “心脏”,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战机的战斗力。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突破,尤其是涡扇 15 发动机的发展,备受世界瞩目。

涡扇 15 作为一款小涵道比大推力发动机,其推力达到了 18.5 吨,这一数据已经超越了美国 F119 发动机的 17.7 吨,成为了无可争议的全球第一小涵道比大推力发动机。这也意味着,换装了涡扇 15 发动机的歼 20 战斗机,其最高速度将超过 2.2 马赫,超越了美国的 F22 战斗机。根据央视《军人一分钟》节目的报告,歼 20 战斗机在一分钟内可以战斗巡航 52 公里,而搭载涡扇 15 发动机后,歼 20 的最高速度有望达到 2.8 马赫左右。

中国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泰斗级研究员刘大响院士在《航空发动机和大飞机发展新机遇,江西航空产业的思考和建议》报告中指出,WS-15(峨眉)发动机已完成首飞,并将在完成测试后正式列装,它代表着中国第四代动力系统。网络上也屡有搭载涡扇 15 发动机的歼 20B(搭载涡扇 10 的歼 20 称为歼 20A)试飞照片流出,种种迹象表明,完全体的歼 20 即将到来。

回顾歼 20 搭载发动机的发展历程,歼 20 作为中国首款第五代重型隐身战斗机,最初采用的是俄制 AL-31F 系列战斗机发动机。AL-31F 是俄罗斯研制的带加力燃烧室的涡扇发动机,苏 - 27 著名的 “眼镜蛇” 机动就离不开它的助力。这款发动机具有尺寸小、推力大、稳定性高、维修简便等优点。中国引进后,为适应自身战机需求,对其进行了多次改进。



单价 330 万美元一台的 AL-31F 系列发动机,曾是中国空军歼 10、歼 11、歼 15、苏 27SK、苏 Su30MKK 等战斗机的 “心脏”。中国的大量订货接近 1 千台,这直接挽救了俄罗斯整个航空发动机制造工业。在国产涡扇 10 发动机尚未成熟之前,AL-31F 系列发动机支撑了中国空军长达二十年。

然而,搭载 AL-31F 发动机的歼 20 数量较少,中国服役的歼 20 绝大多数搭载的是涡扇 10 发动机。但涡扇 10 作为第三代发动机,只是一个过渡版本。尽管它是大推力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但其涵道比和推力与歼 20 并不完全匹配。

第五代战斗机所使用的第四代动力系统,需要具备高性能(如高推重比等)、高可靠性、长寿命、低油耗、低信号特征、低全寿命期费用等特点,以满足战斗机的超声速巡航能力、良好生存性 / 隐身性、高机动性与敏捷性以及低全寿命期费用等要求。

小涵道比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技术难度颇高。在结构上,通常将喷气发动机的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称为核心发动机或燃气发生器。当空气流经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前端风扇后,会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气流进入燃气发生器,即内涵道;另一部分从燃气发生器的外围通过,称为外涵道。外涵道与内涵道的流量之比,就是涵道比,也叫流量比。涵道比越大越省油,经济性越好,高涵道比的发动机在亚音速时能效极佳,因此大涵道比大推力的发动机一般用于客机、运输机。而现代战斗机为追求高空的超音速性能,大多采用低涵道比的发动机。不过,F35 是个特殊例子,它使用的是大涵道比大推力发动机,尽管 F-135 增推版发动机拥有 23 吨的推力,但由于自身设计和大涵道比发动机的特性,无法有效发挥大推力的优势,甚至成为了唯一无法超音速巡航的五代机,在歼 20 面前,就像一只慢腾腾的 “大肥鹅”。



此前,掌握小涵道比大推力涡轮风扇发动机技术的仅有美俄两个国家,而中国成为了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小涵道比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是所有军用航空发动机中推力级别最高、研制技术难度最大且在型谱发展中最为核心的发动机类型。它直接影响到双发重型战斗机、单发中型战斗机的研制、装备和性能,进而关系到航空兵争夺制空权、中距拦截和远程精确打击等关键战术实力的形成。以往很多人认为中国发动机不行,那是因为将中国的发动机与世界上最先进的美俄发动机进行比较。

如今,中国涡扇 15 发动机的性能已经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其 18.5 吨的推力超过了美国 F22 使用的 F119 发动机。F119 发动机是为满足美国 F-22 战斗机的超声速巡航、隐身、高机动性、敏捷性、远航程、短距起落等能力,以及高可靠性、可维修性、强生存力和低全寿命期费用等要求而研制的。在性能方面,F119 具有高推重比、小涵道比、高总压比、高涡轮进口温度等特点。F119 发动机最初设计时推力约为 15.5 吨,经过多年发展,其推力提升到了 17.7 吨左右,但与涡扇 15 的 18.5 吨仍有不小差距。可以说,涡扇 15 发动机已无可争议地成为全球性能最强的小涵道比大推力发动机。在美国,自 F119 发动机之后,小涵道比大推力发动机的研发一直不太顺利。原本作为小涵道比研发的 F135 变成了大涵道比发动机,与 F35 不匹配。在 F135 的研发公司普惠的运作下,通用研发了 16 年的 F136 发动机被强制下马,导致美国在小涵道比大推力发动机的研发上陷入停滞。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歼 20,轰 20 也将搭载涡扇 15 发动机。官方透露,轰 20 将是全球首架超音速巡航的隐身战略轰炸机,在涡扇 15 的助力下,轰 20 将会有怎样的亮眼表现,令人拭目以待。



与美国不同,中国目前在发动机技术上日益成熟,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小涵道比大推力的涡扇 15 发动机已实现量产,大涵道比大推力的涡扇 20、长江 1000 也都已量产,中涵道的涡扇 19 也即将量产。与此同时,中国还在积极发力第五代航发动力系统(推重比 12-15 一级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功重比 11-12 一级涡轴发动机和涡轮冲压组合循环发动机)。在第五代动力系统的发展上,中国将走出一条与美国不同的道路,从仿制到自研,再到如今的领先,中国发动机已经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发展之路。

与此同时,在国际战略资源领域,中国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坚定的立场。以稀土资源为例,美国一直对稀土有着强烈的需求,试图通过各种手段获取稳定的稀土供应。美国与蒙古签署了稀土相关协议,妄图绕开中国实现稀土的运输和获取。然而,中国的一系列举措让美国的稀土计划屡屡受挫。美国试图通过飞机将蒙古的稀土运往美国,却遭到中国领空新规的拦截,美运输机被困在乌兰巴托,中国领空新规发挥了关键作用。在铁路运输方面,蒙古的铁路轨距问题成为运输瓶颈,且想要通过铁路运输稀土必须经过中国,中国的态度和相关规定使得美国的稀土运输计划在中国门口受阻。印度曾试图插手中蒙稀土贸易,精心谋划的三条运输路线最终全部失败。美日韩争抢蒙古稀土,但中国牢牢掌控着运输命脉,无论是港口运输还是陆地运输,都让美国的稀土计划难以顺利推进。美国要求中国开放天津港用于稀土运输,遭到了中国的坚决拒绝。

在其他战略资源方面,中国也不断取得突破。双鸭山褐煤的煤变油技术取得重大进展,使战机摆脱了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这一成果震动了五角大楼;通辽铀矿的发现,让美国核潜艇的燃料缺口难以弥补;百年焦作铝矿的逆袭,使得波音公司不得不采用中国生产的飞机蒙皮;四川钛矿的发展让空客的 A350 在使用中国钛材时成本大幅增加。此外,四子王旗的萤石影响到了美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平顶山煤矿的煤炭资源吸引了美国电厂纷纷求购。中国在资源领域的不断突破和强大掌控力,让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的实力。

中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成就以及在战略资源领域的优势,充分彰显了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和维护国家主权、安全与发展利益的坚定决心。未来,中国将继续在军事装备和战略资源等领域稳步前行,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中国也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