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其立足世界舞台的关键支撑,而军事发展作为综合实力的核心要素,更是直接关乎国家的国防安全与国际话语权。在军事装备领域,海、陆、空三方面的装备一直备受各国关注,许多国家都在战机、舰艇等先进装备的研发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力求在军事技术上实现突破,以提升自身的军事威慑力。然而,军事装备的范畴极为广泛,坦克作为陆地作战的重要武器,尽管在现代战争中,海上作战和空战吸引了更多目光,但在陆地战场上,坦克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回顾二战时期,坦克凭借强大的火力、坚固的防护以及良好的机动性,成为陆军作战的中坚力量,深受各国陆军的重视。
上世纪 80 年代,国际军火市场上出现了一笔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巨额订单,瞬间吸引了美俄这两个军火出口大国的激烈角逐。美国主推的 M60 坦克,以其精准的火力打击能力在当时的国际军火市场上声名远扬;俄罗斯则力推 T72 坦克,其坚固的防护装甲成为吸引客户的关键卖点。然而,对于深陷两伊战争泥潭的伊拉克来说,这两款坦克的高昂价格让其望而却步。当时,在中东地区,伊拉克与伊朗国力相当,在争夺地区主导权的过程中,矛盾不断激化,最终爆发了两伊战争。战争初期,两国凭借石油出口积累的财富,从外界大量采购先进武器。但随着战争的持续,双方将破坏重点转向对方的石油产区,导致两国经济遭受重创。伊拉克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咬牙筹集了数十亿美金,准备购买强力装备以扭转战局。而对于伊拉克来说,最急需的武器装备就是坦克。中国的 69 式坦克以其极具吸引力的价格进入了伊拉克的视野,以伊拉克的预算能够购买上千辆,这无疑可以迅速组建起大规模的装甲部队。伊拉克经过综合考量,认为中国 69 式坦克更符合其当下急需扩充装甲力量、提升战斗力且预算有限的实际情况,最终将这笔巨额订单交给了中国。这充分体现了我国长期以来在武器装备研发上的不懈努力和深厚积累,我国研发的 59 系列坦克不仅在性能上表现出色,而且价格优势明显,比美俄的同类产品价格低出一半,这让处于战争经费紧张状态下的伊拉克心动不已。伊拉克当即敲定装备采购,并以美金全额支付,110 天后顺利接收了 1150 辆坦克,既缓解了经费压力,又有效增强了其在战场上的战斗能力。
在军事装备的动力系统领域,燃气轮机的发展至关重要。近日,某燃机进排气系统试验比计划提前 3 天,顺利完成全部试验项目,并通过试验现场总结评审。报道中多次提及 “燃机装舰”“系统上舰” 和 “试验试航”,显然这款成功通过测试的 “某燃气轮机进排气系统” 是为新型舰艇量身打造的。
燃气轮机装置是一种以空气及燃气为工质的旋转式热力发动机,其结构与飞机喷气式发动机一致,也类似于蒸汽轮机。主要由燃气轮机(透平或动力涡轮)、压气机(空气压缩机)、燃烧室三部分构成。其工作原理为:叶轮式压缩机从外部吸收空气,压缩后送入燃烧室,同时燃料(气体或液体燃料)喷入燃烧室与高温压缩空气混合,在定压下进行燃烧。生成的高温高压烟气进入燃气轮机膨胀做功,推动动力叶片高速旋转,乏气排人大气中或再加利用。因此,为满足舰用燃气轮机对燃烧和冷却空气的品质要求,保障舰用动力系统的可靠工作,进排气装置是装船技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完成进排气系统试验,也就意味着舰用燃气轮机已具备量产条件。
结合文章报道来看,这款舰载燃机就是中国新一代 CGT - 40 燃气轮机,其相关数据性能已由国家公布,超越了罗尔斯・罗伊斯公司最先进的 MT30 舰载燃气轮机,堪称全球最强的舰载燃气轮机。
中美英是全球仅有的 3 个可以批量生产舰载燃气轮机的国家。苏联原本也是其中之一,且苏联的燃气轮机技术十分先进,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全燃气轮机动力装置的国家。例如,前苏联技术发展出来的 GE9 核心技术,被通用电气公司和法国的斯奈克玛公司采用,他们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 CMF56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但遗憾的是,苏联解体后,乌克兰和俄罗斯都未能继承全套的舰载燃气轮机技术。
英国是舰用燃气轮机领域实力强劲且发展历史悠久的国家,其 MT30 燃气轮机功率达到 36 兆瓦(大约 5 万马力),最大功率为 40MW,是目前世界上功率最大的船用燃气轮机之一。2 台 MT30 加上 4 台柴油机,就能让 65000 吨的 “女王” 级航母在海上达到 27 节的航速;2 台 MT30 的推进功率,作为万吨级驱逐舰的冲刺主机也游刃有余,就连美国的朱姆沃尔特都采用了 MT30。不过,这款燃气轮机存在可靠性问题,还曾让美国吃亏。美军自由级濒海战斗舰前 3 艘,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 MT30 发动机故障问题。朱姆沃尔特号在 2016 年穿越巴拿马运河时,MT30 出现故障,全舰失去动力,最后被拖船拖回船厂;迈克尔・蒙索尔号(朱姆沃尔特级二号舰)2017 年海试时,一个 MT30 涡轮严重故障,导致服役推迟一年。
相比之下,中国的 CGT - 40 燃气轮机更为强大,其额定功率高达 42 兆瓦,相当于 5.7 万马力,热效率达到了 39.5%。而且,中国的燃气轮机经过了多重严格试验,可靠性大幅提升。
既然有如此强大的功率,那么哪款舰艇会率先搭载呢?这里存在两种可能性:其一,这款成功完成改进升级的舰用燃气轮机,是为解放军现役舰艇的后续改进型准备的,比如外界猜测的 055B 型万吨大驱。GT - 25000 燃气轮机是中国 055 型导弹驱逐舰的动力系统,额定功率仅为 25 兆瓦,热效率为 36.5%,排气温度 480℃。055 大驱需配备 4 台 CGT - 25M 燃气轮机,由于四台功率有些过剩,两台功率又不足,且 CGT - 25M 体积较大,导致第一批次 055 大驱的动力系统空间占用较大。而采用 2 台 CGT - 40 之后,055B 将会拥有更充足的空间,为全电推进系统上舰提供了可能。再加上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的配合,全舰电力将达到饱和状态,这样 055B 就能够容纳高能武器或者增加导弹垂发装置。
其二,这款舰用燃气轮机可能是为尚未公开的某新型舰艇准备的,不排除这款新型舰艇就是传闻已久的 076 型舰。075 舰属于两栖攻击舰,而 076 舰的定位更为独特,不少人认为这是马伟明院士提出的 “全能战舰”,是我国首创的舰种,也有国外观点认为这会是无人机航母。可以确定的是,076 采用平直甲板,符合无人机航母的特征,无人机可在平直甲板上自由起降。同时,076 还具备坞舱和电磁弹射器,具备放飞固定翼舰载无人机和固定翼有人驾驶舰载机的能力,功能应不止局限于无人机航母。与排水量 8 万余吨的国产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 “福建舰” 相比,076 型舰明显小一圈。如果说 “福建舰” 的吨位迈入了 “超级航母” 的门槛,那 076 型舰则属于 “准大型航母”,其或许比 6 万余吨的 “辽宁舰” 和 “山东舰” 小一些,但又比诸如印度 “维克兰特” 号这样的 4 万吨级中型航母大一些。个人认为,076 更像是全能舰的一些技术验证平台,既可以作为无人机航母使用,也能搭载飞机和运输坦克、登陆部队等陆战力量,同时也可能会配备高能武器,这将会是中国首创的一种舰种。而这自然需要强大的动力支持,CGT - 25M 燃气轮机的功率显然不够,CGT - 40 燃气轮机则可以给 076 带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续航能力。
无论是哪款军舰采用 CGT - 40 燃气轮机,可以预见的是,在拥有了全球最强动力之后,中国的军舰必将在四大洋上纵横驰骋,展现出强大的海上力量。
与此同时,在国际战略资源领域,中国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坚定的立场。以稀土资源为例,美国一直对稀土有着强烈的需求,试图通过各种手段获取稳定的稀土供应。美国与蒙古签署稀土相关协议,妄图绕开中国实现稀土的运输和获取。然而,中国的一系列举措让美国的稀土计划屡屡受挫。美国试图通过飞机将蒙古的稀土运往美国,却遭到中国领空新规的拦截,美运输机被困在乌兰巴托。在铁路运输方面,蒙古的铁路轨距问题成为运输瓶颈,且想要通过铁路运输稀土必须经过中国,中国的态度和相关规定使得美国的稀土运输计划在中国门口受阻。印度曾试图插手中蒙稀土贸易,精心谋划的三条运输路线最终全部失败。美日韩争抢蒙古稀土,但中国牢牢掌控着运输命脉,无论是港口运输还是陆地运输,都让美国的稀土计划难以顺利推进。美国要求中国开放天津港用于稀土运输,遭到了中国的坚决拒绝。
在其他战略资源方面,中国也不断取得突破。双鸭山褐煤的煤变油技术取得重大进展,使战机摆脱了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这一成果震动了五角大楼;通辽铀矿的发现,让美国核潜艇的燃料缺口难以弥补;百年焦作铝矿的逆袭,使得波音公司不得不采用中国生产的飞机蒙皮;四川钛矿的发展让空客的 A350 在使用中国钛材时成本大幅增加。此外,四子王旗的萤石影响到了美国芯片产业的发展,平顶山煤矿的煤炭资源吸引了美国电厂纷纷求购。中国在资源领域的不断突破和强大掌控力,让美国等西方国家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的实力。
综合来看,中国在舰载燃气轮机领域的卓越成就以及在战略资源领域的强势表现,充分彰显了中国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军事科技水平以及在国际资源市场上的重要地位。中国 CGT - 40 燃气轮机的领先与美国在战略资源获取上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未来,中国将继续在军事装备研发和战略资源领域稳步前行,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推动全球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同时,中国也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