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味蕾追捧。

盘点那些年南京人迷恋过的店,一些初代网红店,一些曾经排断腿才能吃上的店,终究抵抗不过岁月,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悄悄消失在时光里。

多年后突然想起,死去的记忆开始攻击你。这波舌尖上的回忆杀,让人意难平

● 【哈罗哈,20年前的时髦自助,最早开在金贸大厦一楼。烤乳猪、印度飞饼、三文鱼刺身、盖帽披萨、火奴鲁鲁乐队……遇上家人过生日,一家人去搓一顿,幸福啊。2016年的时候,哈罗哈在新街口金鹰重开了,时代的眼泪回来了,但没多久,又噶了。

● 军人俱乐部二楼的里约人巴西烤肉】,当年凭着学生证35块钱吃到爽。先在旁边长城滑完冰,然后约上刚认识的潘西去吃烤肉,真是南京小杆子的快乐时光。

● 古平岗的【金汉斯自助】,喂饱了长江两岸。嘴馋自助了,就中午饿一顿,攒着肚子去金汉斯,看厨师挨桌炫技刀削巴西烤肉,放在当年,很新奇的就餐体验了。


● 新街口【流行西餐厅】以前开在洪武路上。在学生证可以打折的年代,到这里翻牌牛排披萨吃顿自助,就是大学生们的西餐启蒙课。后来,它渐渐泯然于新街口,淡出大众视线。

● 2010年,大观天地2楼的【金钱豹】开业,帝王蟹、生蚝、牛排、海鲜刺身、无限供应的哈根达斯……吊足了吃货们的胃口。晚市298元/位,无数人排队充值,“扶墙进扶墙出”,必须在金钱豹上找回本。16年左右,全国的金钱豹都陆续关门了。


● 曾经南京到处是【大娘水饺】,密集程度跟回味鸭血粉丝汤不分上下。刚看了一下某评,破防了,整个南京就剩三家大娘水饺。新百负一楼的大娘水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销声匿迹了。

● 【雅宴小火锅】,曾经风靡过的小火锅,无了。当年,雅宴小火锅解决了吃火锅的痛点:一个人吃火锅不用担心尴尬。两三好友聚会,一人一锅,卫生。

● 【一茶一坐】,初代网红餐厅。豆雪花冰山、沙茶牛肉煲、肉燥饭……不少人的青春回忆。

● 【宋记香辣蟹,每到吃螃蟹的季节,就会想到新街口的这家店。招牌香辣蟹,酱汁裹满了蟹肉,加上年糕,口味优秀。快吃完时,点份手工面拌一拌,超满足。当年吃香辣蟹的第一批吃货,如今已经不年轻了。


● 苜蓿园大街的【向阳渔港】,属于城东人的集体记忆。一度被称为餐饮航空母舰,几乎城东人每家宴请宾客,都会选这里。一度跟它可以媲美的高档餐馆还有红泥、张生记。这三家,如今都没了。向阳渔港如今还有一家店,在河西。

● 【四海一家】的巧克力瀑布,是不是也曾经给吃海鲜自助餐的你一点点震撼?如今,国际广场不在了,四海一家也不在了。

● 中山东路街角的【滋奇火锅】,新世纪广场的【亚细亚自助】,至少是十年前的回忆了。当时南京好几家滋奇火锅,后来都没了,据说扬州还有。

● 【掉渣饼】,当年南京很流行,满大街都能看到它。后来慢慢就不再流行了。



● 【工农兵饭店】,燕子矶最甩的江鲜馆。开了20多年,很多人从小吃到大。脾气大的阿姨、不给点菜、只收现金、环境脏乱差……这些都没妨碍local饕客被现蒸现吃的河鱼江鲜勾了魂,乖乖排队。

● 【Lady M】开门关门就跟龙卷风一样。当时刚在德基负一层刚开业那会,风超大。每次路过,门口都很多人排队。它家的蛋糕,人称是蛋糕界的爱马仕。千层蛋糕好吃好拍,也好贵。吃一次蛋糕,感觉自己名媛附体了 。

● 中山路268号羲和广场【创作kitchen&Bar】,这家氛围感很好的餐吧,曾经是不少人心中炸鸡啤酒TOP级的去处。三层折叠楼梯,楼梯两侧各式各样的酒。炸鸡、牛排、墨西哥饼、意面、薯条、长岛冰茶……创作关门后,老客们意难平。



● 【电台巷火锅】南京第一家店开在城南夫子庙,白墙绿砖、透明玻璃、绿色窗框,混合着闪烁的霓虹和复古港风,当年一开业就刷屏朋友圈。夸张的时候,吃顿火锅要排几个小时。后来,第二家开到新街口,南京人又是疯狂排队,然后坐在店里假装像个重庆人一样调一碗标配的香油蘸料。如今,电台巷只剩下江宁龙湖天街的一家店。

● 【代官山】之前在水游城和德基都开过店, 它家的创意菜造型精致,也曾令南京潘西们上头。当代吃货的痛苦是:店关门了,充值卡上的钱还没花完。

● 石鼓路的【首尔大排档】刚开业那会,风很大,老板据说是韩国人。坐在店里吃韩餐仿佛闯进韩剧。每桌必送好多小菜,小小震撼了南京吃货们。石锅拌饭、辣鸡爪、炸酱面的味道,还留在吃货的舌尖上。一转眼,店就突然歇业了。


● 德基负一楼大通道的芭琪可丽饼】,走过路过被它诱惑。奶黄色的蛋卷顶着粉色的冰淇淋球,一直是十几年前,穷学生我的梦想。途径N次,都因为囊中羞涩而怯步,等买得起时,它闭店了。

● 【江边城外烤全鱼】之前在南京有好几家店,华采、江宁龙湖天街、中央商场、宜悦城等都有它的身影。怪味烤鱼,好多人的心头好。吃货们某一天一搜,发现全部闭店了,怅然若失。

● 【星怡会】主打新加坡料理,开在德基。狮城三杯鸡、青柠檬酸汤海鲈鱼与娘惹的味道,是不少吃货心中的白月光,也是反复刷的原因。突然歇业,让吃货不忍再见。

● 【新石器烤肉】十多年前刚在德基开业那会,肉食者找到了烤肉根据地。门口动不到就要排队。五花肉与南瓜粥的味道,回味至今。现在南京主城区几乎看不到新石器的身影了。

● 新街口的【名发茶冰厅 】是南京比较早的港式茶餐厅。名发漏奶华、舒芙蕾、叉烧、港式鸳鸯奶茶的味道,还停留在老客的舌尖上。转眼就变成了兰州牛肉面了。

● 【赤坂亭 】,不少人在这里打开日料自助大门。一夜倒闭,时代的眼泪又多了一个。


● 鼓楼羲和广场的【漫咖啡】,超大两层空间,裸露水泥墙,高低错落的吊灯……这个松弛魔力的空间,承包了很多南京人的咖啡记忆,在这里改论文、见客户,甚至相亲约会。如今,复古老钱风的漫咖啡已成回忆。

● 【哈灵面馆】从上海开到南京,浇头浓郁面也劲道的牛蛙面,让不少吃货上头。还有老上海炸猪排,每次去都必点。后来想着再去吃一碗,发现它关门了。

● 【采蝶轩】一开始开在德基一期,它家的点心不用担心踩雷。后来店搬去二期,后搬去金茂汇,老客跟着它不离不弃。然而,终究是关门了。



● 盐酥鸡、卤肉饭、台式烤肠、平价大鸡排,大炮盐酥鸡】,满足了南京人对台湾美食最初的想象。老板是一位乐呵呵的台湾老爷子,第一家店开在了成贤街,后来兜兜转转都在新街口附近。去年年初,大炮盐酥鸡跟南京人彻底说再见了。

● 【真功夫,在没有老乡鸡之前,真功夫的香菇炖鸡是我的最爱。现在南京吃不到了,出差旅游到浙江时,会在火车站里蹲一个,运气好的时候,还能再续记忆里味道。

● 【米贩传奇,曾开在金鹰。德基一、二期大连廊,也有过它的身影。厚切牛舌饭,全南京无可替代。当然,后期米饭做得硬邦邦、水蒸蛋腥气重都是后话了。


● 【鹿角巷奶茶,发源于桃园中坜,凭借着黑糖鹿丸爆红出道,独特鹿头logo,更是奶茶届的身份凭证。「泥石流」「虎纹挂壁」……南京奶茶妹妹们也学到了一波茶饮界的网红话术。正版鹿角巷先开在了虹悦城,后进军新街口,啥时候从南京遁出,已无从知晓了。

● 【卡旺卡的芒芒云顶,我很想念它。江宁金鹰、水游城、莱迪都曾有过它的身影。现在最近的店是在马鞍山,也不远。


● 莱迪门口的武汉热干面,老板是个潮男。店面从莱迪搬到火瓦巷再搬到延龄巷,最后听说老板奔赴上海了。店里翻牌最多的是原味热干面。碱水面加上浓郁喷香的芝麻酱,立刻有了灵魂。

● 【克莉丝汀家的豆奶、提拉米苏、奶酪巧克力、肉松蛋黄面包……小时候天天吃,长大后途径大行宫,必会拐去科巷买上一袋面包。23年春天,克里斯汀所有门店都暂停运营了,不少人手上还手握它家的充值卡,没花完。


● 明瓦廊美食街风头大盛时,陶记辣卤牛蛙也是其中的风云小吃。嘴馋牛蛙,但又不想花大价钱进饭店,当零食卖的辣卤牛蛙就超合适。
● 德基负一楼的石打食石锅饭,曾经暗自发誓,要尝遍它家的每一款石锅饭。沾满卤汁和菜的软饭好吃,最底下硬硬的锅巴也很香。
● 新街口的正豪大大鸡排,鸡排比脸大,不切不剪,一整块金黄色鸡排捧在手上,吃的嘴巴抹油的难忘经历,已成往事。去年12月,关门了所有大陆门市。“豪粉们,再见了!”
● 北门桥的小娘惹,在新街口上班那会,海南鸡饭连续点了快一个月。就是一次没去店里吃过,后来公司搬去了河西,有天突然嘴馋了,一搜点评,店无了。


● 新街口的【扣麻奶茶】,22年高峰时期,十米三家,五步一店,试饮六杯的噱头,狠令人心动了。牛油果芒芒轻酪当年爆款,确实好喝。不过,最终都没能熬到23年的秋天。
● 【晋阳刀削面】,比去山西吃到的都好吃。最早开在新街口麦当劳旁,后来搬去了游府西街小学对面,2022年说是家里有事回老家了,也有说是去澳大利亚和儿子一家团聚了,这一去就再也没开门了。
● 万象天地的星叶南洋料理】,小贵但好吃。第一次吃的时候,惊艳于它家的食神鱼籽炒饭。总想着下次人少的时候再去,没想到关门了。

摄影 / 达文西、小红书@Haley H

商务 / 王旭丽 (微信号:H13337716453)

原创文章,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