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小明的妈妈总是为他的寒假作业感到焦虑。每当她坐在旁边督促小明写作业时,眼前的场景总是让她无奈:小明写了没5分钟,一会儿去喝水,一会又去上厕所,时而东张西望,时而心不在焉。面对妈妈的不断催促,小明常常感到烦躁,有时甚至大声反驳,导致母子之间的争吵愈演愈烈。

“为什么你总是坐不住?眼看假期快结束了!你的作业什么时候才能做完?”妈妈焦虑的大喊。

“我就是写不完,作业太多了!”小明满肚子委屈的回应道。



经过几次激烈的争吵,妈妈终于决定带小明去医院检查。在医生的评估下,小明被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这一结果让妈妈感到震惊,也让她意识到,眼前这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实际上正面临着一种困扰他学习与生活的心理健康问题。

很多家长因缺乏科学认知,常将孩子的问题归咎于“懒惰”或“叛逆”,采用说教、斥责甚至体罚的方式,实际上这种方式根本不能解决孩子的这些问题,甚至还加剧了亲子矛盾。其实,只要家长深入了解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成因,掌握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能帮助孩子提升注意力,改善学习状况。

01抽丝剥茧:探寻注意力不集中的根源
生理因素

大脑结构与功能差异常常被认定引发为多动症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大脑负责管理注意力、认知发育、情绪管理等,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它的功能逐步趋于完善。多动症儿童的大脑某些区域(如前额叶皮层)可能发育不完全,影响他们的自我控制和注意力。

母亲在孕期的不良行为如吸烟、饮酒,以及接触如铅类的有害物质,都会影响胎儿大脑发育。同时铁、锌等微量元素缺乏会影响大脑功能,缺铁导致大脑供氧不足,缺锌干扰神经递质传递,都会导致孩子注意力难以集中。

此外,睡眠不足也会让孩子大脑疲惫,影响注意力,长期缺觉的孩子在课堂上更容易走神。

心理因素

孩子对任务缺乏兴趣和内在动力,就难以投入注意力,如不喜欢某种学科,学习时容易走神;缺乏外在动机,如没有正向反馈和认可,也会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

孩子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同伴关系、学校氛围等,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如果孩子长期处于愤怒、失望等负面情绪会使大脑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干扰其注意力。

环境因素

不良的家庭环境也是重要的因素,比如家庭关系紧张、父母教育方式不当,当孩子遇到问题时要么打骂、要么放任,从而致使孩子缺乏安全感,这些都会分散孩子注意力。

再如孩子写作业时环境嘈杂,旁边又有触手可得的手机等电子产品,孩子很容易被吸引,导致学习碎片化,难以专注。

02精准洞察:不同阶段的特征表现

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各有特点。

婴儿和学步期(3 岁以下):此阶段孩子顽皮急躁,很难安静玩耍,专注时间极短,玩玩具常常玩两下就扔开,探索欲强但难以集中精力,让家长觉得带娃很辛苦。

学龄前期(3 - 6 岁):在幼儿园里,这类孩子多动不宁,不遵守集体活动规则,做游戏、听故事时坐不住,还可能出现攻击伙伴的行为,比如争抢玩具、推搡他人。

学龄期(6 - 12 岁):进入小学,学习任务加重,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凸显。孩子上课容易走神、小动作多,写作业拖沓,容易被周围事物吸引。1 - 2 年级时,因学习内容简单,问题不太明显,3 - 4 年级学习难度增加后,成绩容易波动。

青春期(12 岁以上):这一时期,注意力不集中加剧学习困难,孩子情绪暴躁,人际关系紧张,与父母对抗明显,还可能出现抑郁、网络成瘾等问题,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03提升孩子注意力训练方案

注意力游戏训练

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拼图、迷宫等,从简单的开始,每天让孩子练习15 - 20分钟。拼图过程能锻炼孩子的观察力和专注力,随着练习,他们完成拼图的速度会加快,注意力集中时间也会延长。家长可以和孩子比赛,增加趣味性,激发孩子参与热情,锻炼他们集中注意力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和孩子一起制作记忆卡片,逐一向孩子展示后让孩子说出看到的内容,逐渐增加卡片数量和内容复杂度,提升孩子的记忆力和注意力。

生活任务训练

给孩子分配简单的家务,如洗菜、擦桌子等,让孩子专注于每个动作步骤,从而提高注意力和责任感;也可以让孩子参与整理房间、书架、衣柜等活动,按规则分类整理,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锻炼专注力和条理性。

和孩子一起种植物,让孩子观察并记录植物生长变化,培养观察力和耐心。

情绪管理训练

和孩子制作表情卡片,玩抽取卡片游戏,识别情绪、分享感受并讨论应对策略。

在家里设置一个冷静角,放减压玩具,如捏捏乐玩偶,孩子情绪激动时引导他们去冷静,学会主动暂停,稳定情绪后更好地专注做事。

鼓励孩子用绘画表达情绪,家长根据画作引导孩子说出感受。还可以让孩子写情绪日记,增强自我认知,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教孩子深呼吸训练,生气或紧张时通过深呼吸平静下来,引导孩子进行积极自我暗示。

时间管理训练

采用 “番茄钟学习法”,把学习时间划分为25分钟学习时段和5分钟休息时段,每完成4个时段进行一次较长休息。在每个25分钟里,孩子专注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提高学习效率,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在假期,和孩子制作可视化计划表,用图表或日历展示活动安排,孩子完成任务后做标记,增强成就感。

科学运动训练

运动能够促进大脑血液循环与神经生长、锻炼大脑执行功能,家长可以根据孩子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运动项目。

跳绳是非常好的运动项目,它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孩子。跳绳过程中,孩子需要集中注意力控制节奏和速度,同时手脚协调配合,家长每天花10 - 15分钟陪孩子练习,对提升孩子的注意力很有帮助。

家长也可以选择带孩子进行拍球。拍球和运球时孩子要专注于球的运动轨迹,不断调整力度和方向。家长每天陪孩子练习15 - 20分钟,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家长还可以带着孩子进行一些简单的瑜伽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孩子需要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和动作,保持身体平衡,锻炼注意力的同时缓解压力。家长可以每周带孩子练习2-3次,每次20 - 30分钟,不仅锻炼身体还能促进亲子关系。

在孩子成长的漫漫长路中,提升注意力是一场需要耐心与恒心的旅程。面对多动症,理解与耐心是最好的良药。家长的陪伴和鼓励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动力,让我们用爱与科学助力孩子走向更好的未来。


文字|精神心理科 马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