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中国二千多 年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国—中华民国,因而被人尊称为 “国父 ”。
可谓是功 在千秋利在万代的伟业。
在孙中山创建民国的过程 中其兄长孙眉给予其巨大的支持和帮助。
由于孙眉的 活动多附属于孙中山,所以人们在谈到中华民国时只 知有 “国父 ” 孙中山,却很少提及孙中山的大哥孙眉。
孙眉是创建民国的幕后英雄。
孙中山的侄孙、孙眉的嫡 长孙-孙满曾感慨地说: “没有我的祖父 (孙眉 )就没 有国父 (孙中山 )。”
孙眉一生支持孙中山‚致力于孙中 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935年 为表彰孙 眉为创建民国所作的贡献,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以国币一万元把孙眉遗骸迁葬于翠亨村径仔朗山,并伐 石刻辞以表彰他的革命功绩。
一、筹措革命活动经费,支持孙中山领导 的反清革命
1871年,孙眉因生活所迫,出国赴檀香山做华工。
后来逐渐发展成一个华侨资本家,开办了牧场、商店,兼营酿酒、伐木等业,再加上他为人豪爽,当地人把他 称为 “茂宜王 ”。
据檀香山华侨兴中会的第一批会员郑 照说:他 “自有大牧场领地六千英亩 (合华亩约二 万 )。
其中畜牛、马、猪、鸡、火鸡等牲口数万头;场 地有山林、有平原。工人逾千,华人土人各半 ” 。
1894年 11月 24日,孙中山等在华侨何宽家中召 开兴中会的成立大会,该会以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 创立合众政府,倘有贰心,神明鉴察 ” 为秘密誓词。
当时华侨中革命风气未开‚参加者仅 20多人。
在兴中 会的章程中规定每个会员需缴会底银五元, “另设银 会,集股举办公家事业,每股科银十元,成功后收回本 利百元 ” 。
在 《兴中会会银收入会银时日与进支表 》 上表明:1895年正月二十一,孙眉捐入会底银五元,而且 为 了 表 示 带 头‚孙 眉 慷 慨 捐 献 “股 份 银 二 百 元 ” 。
但是会员人数毕竟有限,所收取的会员底银及 股银 “仅美金千元 ”,与预算之数相差甚远,而孙中山 又急于回国发动武装起义,“异常焦灼 ”, “德彰闻之‚ ,乃更以每头六、七 元 之 价 贱 售 其 牛 牲 一 部,以 充 义 饷 ”。
孙眉的慷慨之举影响和带动了不少当地较富有 的华侨出来捐款。
邓荫南则一下子卖掉了自己所有的商店、农场及全 部家产,要求跟随孙中山回国参加反清革命。
结果在各 界华侨的支持下,孙中山最终得美金 6000元,回国发 动了广州起义。
可见,在这其中,孙眉出力不少。
1904年,孙中山创立 “中华革命军 ”,发行军需债 券,募集革命经费。
军需债券票额为 10元,说明待革 命成功后,还本息 100元。
那时孙眉由于檀香山当局对各岛农牧租地条例采取种种限制,茂宜岛的收入不如以 前,经济状况已今非昔比,但他仍然带头变卖 1000多 头牲畜认购债券,并一再表示愿意倾全力资助革命事 业。
由于孙眉的支持和推动,孙中山在檀香山募得数万 元的饷款。
1904年至 1905年,美国管辖下的夏威夷政府颁布 新的租地条例,严重损害旧租地者的利益。
1906年,孙眉宣布破产,流亡到香港九龙,过着一种 “寄人篱 下,以耕种为生 ” 的生活,十分拮据。
以至在孙眉破 产后,其子孙昌也不得不中断在美国加州大学的学习,靠售卖中药为生。
1910年,母亲杨太夫人逝世,昔日 的 “茂宜王 ” 竟无钱为母购棺下葬。
后来还是在南洋 革命党人募款汇来千元,其母才入土为安。
孙眉可谓为 革命倾其一生的财产。
郝平所著的 《孙中山革命与美 国 》一书中说: “在孙中山为民主革命艰苦奋斗的几十 年中,孙眉给予他的精神和财力上的援助是其他人无法 与之相比的。
有人作了一个粗略的统计:孙眉一生中为 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前前后后共捐出了 70余万美 元的巨资,以致最后都破了产。
孙中山对其兄的慷慨解囊也感激不已。
孙中山在 1909年致吴稚晖的信中批驳陶成章诬蔑孙中山 “借革 命攫利 ” 说 “……两年前家兄在檀已报破产,其原因 皆以资助革命运动之用。浮钱已尽‚则以恒产作押,借 贷到期无偿,为债主拍卖其业…… ”。
难怪有人把孙眉誉为孙中山反清革命的 “财政部 长 ”。
二、参与领导筹划推翻清朝的武装起义
1894年孙眉加入了兴中会,1905年加入了同盟会。
1906年破产后的孙眉流亡到了九龙,过着十分拮据生 活。
困境中的孙眉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反清革命的队伍 中,直接参与了辛亥革命爆发前的多次重大活动。
1909年秋,同盟会南方支部成立后策划广州新军 起义。
当时担任制作青天百日满地红的革命旗帜有两 处,一在香港湾仔东海旁街 76号 4楼冯自由家;另一 处就在九龙牛池湾孙眉的农场,后被邻居发现才移至冯 自由家继续缝制了 100多面三角旗,以后交给赵声、倪 映典领导的新军作起义旗帜。
1910年 10月,孙眉赴马来半岛槟榔屿,参加了 11 月 8日由孙中山约集黄兴、赵声和胡汉民等召开的秘密 会议,筹划广州起义。
会后‚孙眉奉命回到香港‚落实 筹备起义的各项事宜。这次会议促成了广州黄花岗起 义,直接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1911年春‚由于参加地下活动频繁,孙眉的革命 活动被港英当局侦悉,遂下令逼其离境。
孙眉遂赴广州 湾‚化名为 “黄镇东 ”,以 “三泰利 ” 商行为秘密联络 站,继续从事革命活动,联络广东南路的义军,为黄花 岗起义作准备。
武昌起义爆发后,他组织民军响应,收 复雷州半岛各地,直到 1911年 11月 9日广州光复,他 才返回广州。
可见,孙眉在推翻清朝的武装起义中发挥了不容忽 视的作用。
孙眉除为革命捐献巨款,参与领导筹划推翻清朝的 多次武装起义外,还积极的为孙中山出谋划策。
例如,当孙中山在檀香山开展革命进展不大时,孙眉对此分析 原因,认为孙中山反清革命收效甚微的关键在于他们没 有参加 “洪门 ” 组织。
孙眉力劝孙中山参加 “洪门 ”,以壮大革命力量。
以后实践证明,孙中山加入 “洪门 ” 对发动武装起义,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起了极大 的作用。
在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 总统,许多人向孙中山推荐孙眉为广东省都督,但孙中 山认为其兄孙眉不适合于从政而拒绝。
论功绩、威望孙 眉是当之无愧,但功勋卓著的孙眉为顾全大局,听从孙 中山的建议回到家乡。
后因孙眉反对袁世凯窃国,不得 不迁居澳门。
1915年 2月 11日,孙眉在澳门去世,享 年 62岁。
虽然关于孙眉的记载都只是零星的散落在对孙中山 的记述中,但是,孙眉这位为创建民国作出巨大贡献的 幕后英雄,将伴随着孙中山开创的伟大革命事业,永远 铭记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