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思壮采,腾天潜渊

“批校经籍丛编”集部第三种

郑文焯批校《梦窗词》两种

(附《梦窗词校议》)

合璧彩印出版

首刷迎春版限量发售!





(点击图片,即刻购买)

《梦窗词两种(外一种)》

(宋)吴文英 著;郑文焯 批校

ISBN:9787554031667

定价:520.00元

开本:大16开

装帧:精装

词之典范:《梦窗词》

奇思壮采,腾天潜渊!前有清真,后有梦窗!

词作为有宋一代之代表性文学,在两宋三百年间取得了长足发展,形式和内容均得到拓展,风格和特色也得以定型。

后人在词的创作上再玩出什么花样,也难脱宋人圈定的范围。

清代是词学复兴时期,但不论是浙西词派、常州词派,抑或阳羡词派,都是以某个宋人或者几个宋人做宗主,将他们的词作作为范本去学习模仿。


康熙刻本《浙西六家词》

在群星闪耀的两宋词坛,有几位宗师级的人物,如北宋的柳永、周邦彦、苏轼,南宋的姜夔、王沂孙、张炎、辛弃疾、吴文英。

正是他们超迈千古的才情和认真创作,才使词成为一种独立和成熟的文学体裁,在文苑占有一席之地。其中,吴文英的贡献尤巨。


夏承焘《吴梦窗年谱》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号觉翁。四明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一生未第,依人作幕,客居于苏州、杭州、越州等地。

吴文英精音律,能自度曲,著有《梦窗词》。

吴文英在词的创作上,主要师承周邦彦,重视格律,重视声情,讲究修辞,善于用典。

词风密丽沉厚,朦胧幽涩,独具特色。

南宋词人尹焕《花庵词选引》:“求词于吾宋者,前有清真(周邦彦),后有梦窗。此非焕之言,四海之公言也。”

评价不可谓不高。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词家之有文英,亦如诗家之有李商隐。”

清代常州词派宗主周济在《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赞誉“梦窗奇思壮采,腾天潜渊,反南宋之清泚,为北宋之秾挚”。

“梦窗立意高,取径远,皆非余子所及。”

并指出学词门径:“问涂碧山,历梦窗、稼轩,以还清真之浑化。”

首次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王沂孙、吴文英、辛弃疾和周邦彦为主的“宋四家说”。

梦窗词遂成词之典范,吴文英也成为无数后来者心摹手追的对象之一。


光绪思贤书局刻本《宋四家词选》

当然,梦窗词也有一些流弊,张炎就说“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炫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主要是批评其过于形式化的美学追求。

但建造炫目眼目的七宝楼台,正需巨匠巧手,非俗子浅学所能胜任,梦窗一代词坛巨擘的地位仍不容撼动。

在朱祖谋编的《宋词三百首》里,入选作品数量最多的词人并非苏东坡、辛弃疾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家,而是吴文英,他的词收录了 25首,比苏、辛两人总和都要多,可见其重要性。

正因如此,后来倚声填词或者研治词学者,大抵于梦窗词都下过不少工夫,或学习其技巧,或沿袭其词风,可谓法乳不绝,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词人。

龙榆生指出,到晚清时期,“梦窗一集,几为词家之玉律金科,若非浸润其中,不足与于倚声之列”。

晚清四大词人王鹏运、郑文焯、朱祖谋、况周颐皆于梦窗词浸淫甚深,在梦窗词的校勘上殚精竭虑。

王鹏运、朱祖谋以毕生精力研治梦窗词,王鹏运自命寓所为“校梦龛”,可见其于梦窗词所付之心力。

王鹏运与朱祖谋合校梦窗词,特撰凡例,申明校词义例五则:正误、校异、补脱、存疑、删复。二人由校梦窗开创了词籍校勘之学。

王鹏运逝世后,朱祖谋致力梦窗词续校,先是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刊行无著盦本《梦窗词》;

后又据明张廷璋所藏旧钞本《吴梦窗词集》校订汲古阁刻本,刊入《彊村丛书》;之后又加补校,务求精审,将梦窗词刻入《彊村遗书》。


光绪三十年朱祖谋无著盦刻本《梦窗词》



郑文焯手批《梦窗词》两种

郑校杜文澜刻本、王鹏运刻本及《梦窗词校议》

大鹤山人郑文焯(1856—1918)也和梦窗词有着不解之缘。与王、朱校刊梦窗词相比,郑文焯未能将其校读梦窗词的成果刊行,不过其于梦窗耗费之心血较王、朱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

郑文焯校读梦窗词的成果体现在其批校杜文澜刻本、王鹏运刻本《梦窗词》及《梦窗词校议》之中

1

郑文焯手批杜文澜曼陀罗华阁刻本《梦窗词》

是本二册,与《草窗词》合订。今藏于上海图书馆。

此本上偶有朱祖谋校阅笔迹,可知郑文焯殁后,此本为朱氏所藏,后又为龙榆生所得。

郑文焯初校梦窗词为光绪十九年(1893)八月十六日。

不过此次郑文焯并未深入校读。郑文焯于杜刻本深入校理是在王鹏运赠予其所刻《梦窗词》之后。

光绪二十五年(1899)五月十六日郑文焯获赠王刻《梦窗词》,之后他便聚焦于毛晋刻本之讹脱及戈载、杜文澜之谬妄。

光绪二十五年、光绪二十六年(1900)为郑文焯对杜刻本集中批校之时。

后来,郑文焯将精力集中于校读王鹏运四印斋刻整装本《梦窗词》。郑文焯批校杜文澜刻本《梦窗词》,意在“黜戈贬杜”,即揭示和纠正戈载、杜文澜对梦窗词的臆改。



2

郑文焯手批王鹏运四印斋刻《梦窗词》

此批校本原为周昌富收藏,后归杭州大学中文系庋藏,今收藏于浙江大学图书馆。

此本郑文焯批校“行间眉上,布满全书,笔力遒劲,墨迹烂然”,吴熊和先生曾据此批本,称郑校《梦窗词》可与王鹏运、朱祖谋“鼎足而三”。

光绪二十五年七月一日,郑文焯收到王鹏运新校《梦窗词》,即加以批阅。

近十年时间里,于梦窗词精心校读,毫无懈怠。郑文焯自称:“是编凡先后校读数十过,今甫完善,厘然可观。”

为何郑文焯于梦窗词校勘如此重视?

这与他和王鹏运、朱祖谋相约校定梦窗词善本的夙愿密切相关。

王鹏运年辈略长于郑文焯,四印斋本《梦窗词》刊刻后,仍未满意,遂以梦窗词校勘事对郑文焯殷殷嘱托,寄予厚望。

这份强烈的使命感是其倾尽心血校词之动因。

为履行对亡友的承诺,校订出精善之本,他与朱祖谋通力合作,勤于商榷,为梦窗词的校理贡献了重要力量。

王、郑、朱三人共校梦窗之举,也是词籍校勘之学奠立之际同心合作的典范。

郑文焯综取毛晋、杜文澜、王鹏运刻本,以及明朱存理《铁网珊瑚》所载十六首梦窗亲书词稿、明张廷璋藏旧抄本《梦窗词集》,对梦窗词全面考察。

郑文焯批校之后还对梦窗词加以甄选,在“梦窗词目”的词牌之上用朱圈标识所选之词,并在正文之中词牌之上双朱圈标记。

从郑文焯批语可知,其选择梦窗词注重“空灵”之作,是为矫正张炎以来词学史对梦窗词认识的偏差。



3

《梦窗词校议》

《梦窗词校议》为郑文焯手写稿,今藏国家图书馆,二册。

《梦窗词校议》为郑文焯校勘梦窗词的成果结集,郑文焯初衷应为写定付刊,惜未最终定型,故今见原稿不无凌乱。

郑文焯殁后,此稿归藏刘承幹嘉业堂。此本后经张寿镛整理刊入《四明丛书》第一集(1932年),刻本与稿本内容几无差异,只是排列顺序不同。

是本正文后附录“石芝西堪宋十二家词选”,分为“小令四家”,实际列五家,分别是晏殊、欧阳修、张先、晏几道、秦观;

“慢曲七家”,分别是柳永、周邦彦、苏轼、辛弃疾、吴文英、姜夔、贺铸。其中柳永、苏轼二家已选出具体词目,分别选词三十三首、十六首。



以上三种郑文焯手校梦窗词之外,今见还有郑校毛晋汲古阁刻《梦窗词稿》(丙、丁稿)。

此本钤有“花间草堂”印,当为纳兰性德旧藏。此郑文焯批校本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以“郑文焯批校汲古阁初刻梦窗词”之名影印出版。



朱墨批校,书中美品

合璧出版!全彩影印!

郑文焯对梦窗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其于梦窗词之校理,体现在词集正名、版本考评、校字订律、考辨词体、考释典故、评论词作及选择佳篇等方面,代表了近代梦窗词研治的最高水平。

王鹏运、朱祖谋在校勘梦窗词时提出了校词五例,并在校词过程中广列异文,对其前校词者臆改妄删之习无疑具有反拨的作用,但是对前人谬误之因少有言明,而且缺乏有力按断。

郑文焯在他们的基础上,提出据形近、音近、义近的原则来判断致误之由,并且明确主张在校勘过程中要敢于一定是非,而不是仅仅存疑以俟读者自己判断。

郑文焯利用自己独到的校词方法,对梦窗词做出了精彩的批校,其校勘成果已经广为后人接受。

特别是他在王鹏运校词五例之外,别开义例,并且成功地将其运用于校词实践,故其梦窗词批校创获颇多;

而其敢于一定是非、勇于裁决的勇气,更是校词者所必须,此亦可补王、朱校词原则之不足。

由于郑文焯校理梦窗词的成果未能最终刊行,长期以来,我们对其校读梦窗的过程与细节的认识不够清晰。

而此次将郑校杜文澜刻本、郑校王鹏运刻本及《梦窗词校议》合璧影印,对于深入考察晚近的梦窗词研究,以及研治词籍批校本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新书发售正在新春正月,2025年是“批校经籍丛编”运行第二个年头,为回馈广大读者对这套古籍丛书的厚爱,《梦窗词》将推出首刷迎春版,限量发售,只要购买首刷迎春版,即可获得消寒迎春明信片一枚、梅花笺纸一张。柳舒嫩条,梅绽芳蕊,手执湘管,饱蘸翠墨,请将春的信息告诉远方的旧友新交吧!



消寒迎春明信片


梅花笺纸

实拍图










编辑:周楠

初审:关俊红

终审:钱之江





关注公众号“诗意文化馆”

即可查询订单跟踪物流


▼添加我,拉你进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