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经典诗词,讲历史故事,北窗读诗欢迎您的光临。

前言

陆游仕途失意,晚年退居山阴老家,鉴湖之畔筑三山别业,过着渔樵耕读的田园生活。

陆游熟读医书,深谙药理,精通医术,还将自己的医药心得收录到《陆氏续集验方》中。

驴肩每带药囊行,村巷欢欣夹道迎”,他骑驴出行随身携带药囊,为乡亲问诊赠药。

幸兹身少闲,治地开药圃”,陆游还在舍西开辟出一个园圃,并以栽种中草药为主。

这个园圃也称药圃,也就是西园,傍山临水,有“墨沼龟鱼乐”,更兼“药园芝术香”。



半掩朱门藓径斜,翠屏绣谷忽谽谺。
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
江近夕阳迎宿鹭,林昏残角促归鸦。
吾舟已系津南岸,唤客犹能一笑哗。——宋 陆游《西园》

简译

朱门半掩,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微微倾斜的小径,小径上布满青苔,翠绿的屏风后面,秀出了一片幽谷。

层层叠叠的山峦高低起伏,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小园中,那花朵或疏或密,都在自由自在地绽放。

斜阳向晚,倦鸟归巢,白鹭迎着夕阳的余晖飞落在江畔,林中暗了下来,号角声声,似催促乌鸦归巢。

天色渐晚,暮色四合,彼时我的船只已经停泊在渡口的南岸,和客人们打着招呼,仍旧能够欢笑一番。



赏析

陆游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西园景色,写出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抒发了豁达的人生态度。

乾道元年(1165年),朝廷以“结交谏官、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为理由,罢免了陆游的官职。

回到山阴老家,陆游开始营建三山别业,第二年竣工入住,而后又围绕着宅院周围修建了四座园圃。

东园筑亭台轩榭,南园遍植名贵花卉,北园以果蔬为主,西园在舍西西山东麓和南麓,以草药取胜。

贪看南山云百变,舍西溪上立多时”,陆游心胸豁达,虽仕途坎坷,却始终对生活充满热爱之情。

闲居山阴,读书著述,醉心园林,寄情山水,陆游并未因为罢职而心生戚戚,他的日子悠闲而惬意。



这首《西园》在《剑南诗稿》卷三十七,根据目录推算,约作于庆元末嘉泰初,也就是1200年前后。

绍熙元年(1190年),刚刚被起用五年的陆游,再次被朝中权宦以“嘲咏风月”之由,遭削职罢官。

《西园》即作公元1900年至公元1200年前后,也是他闲居三山别业时,人生已迟暮,壮志犹未酬。

但陆游又是乐观豁达的,他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达现,写在诗中,就如这首七律《西园》。

半掩朱门藓径斜,翠屏绣谷忽谽谺”,首联总写西园引人入胜之景,若隐若现,犹抱琵琶半遮面。

一扇朱红色的大门半掩着,一条铺满青苔的小路微微微斜,翠屏后山峦如绣,一片碧绿,清新宁静。

西园建在西山的东南脚下,故入园绕过屏风,那层峦叠嶂之景就会映入眼帘,生机勃勃,满眼青翠。

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颔联写园中之景,远望是自然天成之景,近看是花团锦簇。



江近夕阳迎宿鹭,林昏残角促归鸦”,颈联写鉴湖暮景,西园有百步塘和小溪,更依傍鉴湖之畔。

斜阳向晚,晚霞洒在江面,像铺了一层金色的沙子,鸥鹭陆续落到江畔,暮色四合,乌鸦也回巢了。

原本是宁静和谐的氛围,可那黄昏的画角声,却又平添凄凉之感,这也是陆游失意之情的眉头心上。

吾舟已系津南岸,唤客犹能一笑哗”,尾联是全诗的主旨,总书全文,抒发自己乐观豁达的心态。

日薄西山的,不仅是时光,还有诗人的年华,这时的陆游已至迟暮之年,岁月蹉跎,理想还未实现。

虽有廉颇的老当益壮,却没有朝中派来的使者冯唐,所以,陆游虽然心有不甘,却也无奈黄昏将至。

但陆游又是旷达的,怅惘过后,依旧坦然面对现实,笑对人生,热忱待客,还一如既往地热爱生活。

谽谺hānxiā”形容山谷空旷,或山石险峻,“津南岸”就是停泊在渡口的南岸,“”即是渡口。 

陆游此诗文笔清新,情感细腻,满载欢喜与热爱,写出了积极豁达的人生态度,读来让人心生美好。



后记

祖业不多,为官清廉,陆游家业不大,手中更没有过多积蓄,辛弃疾见其屋舍简陋,曾提出资助之意。

可是,陆游并不以此为念,虽然被削职罢官居乡,可恢复之志犹在,所以他婉言拒绝了辛弃疾的好意。

他的三山别业整体面积并不宽裕,他的书房也仅容一几,园圃不过是建在宅院东、西、南、北隙地间。

逢人乞药栽,郁郁遂满园”、“舍东已种百本桑,舍西仍筑百步塘”,只因为热爱,所以满园生机。

胸次岂无医国策,囊中幸有活人方”,虽然仕途坎坷,有志难酬,但心存社稷民生,就问心无愧矣。

“一曲清溪带浅山,幽居终日卧林间”,而这悠闲的园林之乐,就是陆游那积极旷达人生情怀的体现……

参考文献

《剑南诗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