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19日讯邢乐成,管理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现任济南大学投融资研究中心主任,山东省资本市场创新发展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兼任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理事长,中国投资协会理事,山东省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山东省创业投资协会副会长等职。
作为教授,他传道授业解惑,为学生们启迪心智;作为学者,他出版了12部专著,发表了100余篇论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课题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10余项;作为专家,他主持了10余家公司的并购重组与上市,是国内知名的投融资和并购专家;作为人大代表,他已连续五届当选为山东省人大代表,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他,就是济南大学商学院二级教授邢乐成。
知行合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识和行动的结合。对于这一理念,邢乐成有着坚定的信仰和追求。他常说,知行合一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行动指南。邢教授是国内较早研究普惠金融问题的专家学者,他把自己在普惠金融、数字金融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在寿光落地了普华汇农(山东)信息科技股份公司,引进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济南大学的专家,创建了“美亩地”设施蔬菜产业链数字化服务平台,与中国银联商务山东公司、寿光农商行合作,打通了蔬菜产业链的交易数据和支付数据,真正实现了从数字到资产的转换,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为数字金融、普惠金融的发展蹚出了一条新路。平台自2022年7月上线以来,已累计实现成交额90多亿元,提升了数字农业的“寿光模式”。他研发的“普惠金融超市”服务模式,缓释了“银、政、企、圈、保”多方关系,得到了金融监管部门的肯定,在山东多地推广应用,打通了普惠金融落地的“最后一公里”。该研究成果,获得了2017年山东省金融业创新奖,他本人也因此荣获第十五届山东省“十大财经人物”称号。
建言献策,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作为连续五届的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邢乐成教授二十多年如一日,坚持深入实践、深入基层、深入改革发展第一线搞调研,在服务社会、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取得了较好成绩。他通过省人代会提交代表建议、人大代表视察和专题调研、参加省委省政府专题座谈会、提交成果要报等形式,努力建言献策,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多年来,他撰写的咨政报告和代表建议,得到国家和省部级领导批示10余次。提交的代表建议,有5份被省人大常委会列为重点督办建议,交由省政府部门办理,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他撰写的代表建议《关于加强对普惠金融工作具体指导的建议》,荣获山东省第一届优秀省人大代表建议。他提交的咨政报告《关于进一步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机制的建议》,被省委《今日信息》刊用,就完善资本金、代偿金动态补偿机制,建立政、银、担多方可持续合作机制等问题,提出了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他撰写的《关于加强人大预算国资审查监督的建议》《关于加强地方人大对政府债务审查监督的建议》,得到了全国人大调研组的肯定。他多次赴临沂国家金改实验区参加调研活动,提交了《关于加强临沂金改实验区建设的建议》,获得财政部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奖补政策的支持。
服务社会,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作为省委组织部选派的第六批、第七批科技副职的成员,邢乐成教授连续三年在寿光挂职副市长,分管企业上市和投融资工作。在挂职期间,他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工作经验和人脉资源,不断创新企业上市综合服务机制,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一是加强特色企业上市后备库建设:优选辖区内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特色企业,进入企业上市后备库,针对企业上市的板块定位、投资者选择、中介机构遴选等问题,开展常态化的辅导和专题培训;二是完善企业上市服务保障机制:将后备上市企业实行“白名单”管理,打造“企业上市直通车”通道,优化线上办事流程,提高线下办事效率;三是提高服务企业上市的能力和水平:对企业改制、上市、挂牌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按照“一企一策”要求拿出针对性办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四是建立健全企业上市工作考核机制:明确部门单位推动企业上市的工作职责和考核目标,健全企业上市发现机制、激励机制和责任机制。通过创新上市综合服务机制,逐步形成了“上市一批、申报一批、辅导一批、储备一批”的良好局面。挂职期间,已有两家公司分别在北交所和深交所上市,在服务社会、服务高质量发展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本人被评为“山东省第六批科技副职工作先进个人”,受到中共山东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通报表扬。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是邢乐成教授一直秉承的信念,他也是这样做的。邢乐成教授始终坚持“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者”,在学术道路上一路生花、弦歌不辍。
闪电新闻记者 冯诗惠 通讯员 刘珂珂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