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总是伴随着阵痛。
在时代洪流中,许多广州老牌商圈,被冲得七零八落,至今没有翻身之地。
原因不外乎:新兴商业中心的崛起,线上购物的来势汹汹、消费观念的改变等等。
其中,最让人意难平的,莫过于人民南路。
作为广州初代繁华商圈,曾经的人民南路,可以说集万千荣光于一身。
全市第一个地下商场,第一座过街天桥都在这里,可见其重要性,当年它可以说是人山人海的代名词。
可惜成也萧何败萧何,那时候人们怎么也没想到,毁掉人民南路的,竟然就是那全国第一条高架路。
01.
初代CBD
顶流商圈“祖师爷”
说起老牌顶流商圈,很多第一反应可能是北京路、上下九。
事实上,人民南路才是“祖师爷”。
人民南路最初叫太平路,曾为广州古城墙边界线,见证广州城西发展的历程。
当时整条太平路被打造成骑楼商业街,一路延伸到珠江边,与沿江西路相接。
广州知名的新亚酒店、白宫酒店、新华酒店等高档酒店、城外大新公司(现南方大厦),以及当时走在潮流前端的餐厅、戏院纷纷在这里汇集。
别说周末,即使是工作日的晚上,来自全国的顾客也能把太平路挤得水泄不通。
在商贸历史上,太平路的地位堪比上海南京路,也就是电视剧《繁花》,宝总起家发迹的地方。
除了是点石成金的商业旺地,这条路还是广州版华尔街。
日本入侵广州前,在长度不足千米的路段里,聚集有37家华资商业银行。抗战胜利后,广州新增的12家华资商业银行,有9家总行选择落址在太平路。
后来,广州全市商业网点大调整,人民南路作为三大全市性一级商业中心之一,得以保留发展,继续演绎着属于它的繁华传奇故事。
1966年,太平路改名为人民南路,与十三行商圈并列为广州市中心。
按照现在说法,人民南路可以说是比环市东路更早的初代CBD。
改革开放之后,人民南路的商业地位越来越突出。
广州第一个地下商场、第一座过街人行天桥等,广州几乎把最好的资源都给了人民南路。
还有爱群大厦、白天鹅宾馆、圣心石室大教堂、广州电影院、大同酒家、孙逸仙纪念医院等。
不仅如此,人民南路的骑楼也是广州老建筑的一大特色。
路两边的骑楼建筑是民国时期最有特色的商业建筑,多为华侨兴建,涵盖了世界各地,不同年代的风格。
比如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英美风格建筑、五六十年代的苏式建筑、七八十年代的水刷石和马赛克立面建筑,堪称“活”的建筑博物馆,保留了这座千年城市从古至今的记忆。
02.
梦断高架路
不过,现在想在人民南路想要拍一张完整的、富有民国特色的街道照片几乎不可能了。
过去的风华只能通过老照片回忆或靠想象。
因为人民南路被“封印”了。
随着人民南路越来越繁华,整条人民路,包括人民南路,交通拥堵现象愈发严重。
而当时人民路又是广州市区唯一的南北主干道,疏解压力迫在眉睫。经过多方讨论,最终决定建设高架路。
作为全国第一座高架路,当时大家缺乏经验支撑,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对采光、噪音等问题进行了综合考量,却唯独忽略了对商业的影响。
高架桥落成后,出于好奇,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
随后人民南路的人气开始逐渐滑坡,因为高架桥阻挡,整条路不见天日,置身其中感到非常压抑。
久而久之,大家都不愿意再来人民南路,生意冷淡,赚不到钱,商家也陆陆续续选择退出。
如今走在人民南路,已经找不到曾经繁华的影子。新华、新亚、白宫酒店,当年高档酒店三大巨头仍在营业,可惜不复当年辉煌,几乎淹没在高架桥中。
高架桥如泰山压顶般将整条路一分为二,遮住了阳光和视线,即便是晴天走在路上,空气中总带着一些潮湿的味道。
一路上,大量吉铺空置,从遗留下来的招牌可以看出,倒闭的商铺包括但不限于商场、餐饮店、服装店等等。
开门迎客的商铺大多是为十三行服务,比如卖展架、提供物流服务、提供仓库用地,售卖直播设备等等。
曾经风华绝代的初代CBD,最终竟然沦为十三行的“打手”。
更重要的是,诸如永庆坊、北京路已经近年传统文化崛起的背景下,重新焕发活力,成为著名打卡景点,但人民南路的骑楼历史价值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简陋的门口,以及不起眼的牌匾介绍,如果不仔细观看,根本意识不到这就是传说中的骑楼。
游客来到人民南路拍摄骑楼和复古风照片,只能跻身在天桥上,透过厚重的高架桥,用各种角度让自己与文化同框。
03.
富豪撤退
刚需也看不上?
广州有不少骑楼街,人民南路是当中的佼佼者。
有研究广州骑楼建筑的学者曾说过,广州最好的骑楼不在上下九,不在北京路,而是在人民南路。
人民南路的骑楼空间宽阔,比上下九和北京路的更高大挺拔、档次更高。
图源:广州荔湾发布
要知道,房子最能反映主人的财力,财力雄厚的,修建的骑楼自然更有气势。
这也间接说明了,人民南路当年的富豪之多,再加上十三行自古盛产有钱人,这一带曾经也是名副其实的豪宅区。
如今,富豪们大多已经撤离,骑楼变成文物,不再具备居住属性。
普通的建筑历经岁月冲刷已变得破败,住宅产品也被时代狠狠抛下。
翻了下二手平台,人民南路两边的房子,以步梯为主,小高层,一线直望高架桥,噪音污染必然有的。
而且大部分户型没有阳台,晾衣服非常不方便。
挂牌价普遍在2字头,但少有人问津,一年前挂出的房源,至今还有几套0人关注。
从万人空巷到门可罗雀,从富豪云集到刚需“嫌弃”,人民南路经历的巨大的落差,让不少老广感到心痛。
最近,“建议拆除高架路”的呼声越来越大,大家认为:
广州路网相比以前更加发达和完善。人民南路高架桥交通疏解功能已经没那么重要,不如拆了,让人民南路重见天日。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