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商都,千年广州,漫步街头,总能在不经意中邂逅惊喜。冬日的午后,渝帆与好友一路南风在北京路闲逛,人潮涌动的喧嚣声尚在耳畔,转个弯,一条不过数百米的老街却以斑斓的涂鸦与历史的肌理,吸引了我与南风镜头,这便是府学西街,一座用3D画笔唤醒千年文脉的“露天艺术馆”。





南风是广州本地人,他一边走,一边向我介绍:府学西街的名字,源自宋代岭南最高学府“广州府学宫”的方位。彼时,这里书声琅琅,文人墨客云集,承载着岭南文化的启蒙与兴盛。千年沧桑后,学宫已湮没于尘埃,唯余这条南北走向的窄街,在旧楼与围墙间默数光阴。





曾经的“老破小”墙面斑驳,街巷冷清,直到2021年的一次改造,才让沉睡的文脉与现代艺术碰撞出火花——政府将这里划入“动漫魔力主题区”,邀请知名3D地画组合万氏兄弟与本土动漫企业联手,以涂鸦为媒,重塑老街灵魂。





沿着府学西街前行,仿佛进入一幅立体的岭南风情长卷。万氏兄弟的笔触灵动而充满巧思:一只醒狮从墙内跃出,金鬃飞扬,惊起一群飞鸟;老式凉茶铺的窗沿上,猫咪用毛线球织就一片童趣;旗袍女子倚着斑驳砖墙,背景是上世纪的电车与骑楼,虚实交错间,广府生活的烟火气扑面而来。最令人称奇的是,艺术家们将通风管、旧窗棂融入画作——一根生锈的水管化作猫咪攀爬的树干,半开的铁窗后“藏”着偷窥的卡通人物,建筑本身的缺陷反成点睛之笔。





走在府学西街,让我想到了家乡重庆的涂鸦街,虽然各有特色,却又有颇多相似之处,想必广美与川美皆为各自为所在的城市贡献了艺术的力量。南风笑称这里是“拍照不需滤镜的天然影棚”。不时有游客学着画中人物的姿态拍照,或伸手“接住”飘落的木棉花,或假装被醒狮的鼓声“吓到”,快门按下,虚实交融的瞬间,仿佛与历史完成了一场跨次元的对话。





与北京路的摩肩接踵不同,府学西街始终保持着一种“低调的鲜活”。午后阳光斜照,零星游客驻足拍照,本地阿婆提着菜篮慢悠悠走过涂鸦墙,街角士多店的老板探出头,本土小哥骑着单车匆忙而过。这种“烟火气与艺术感并存”的松弛,恰是广州老城改造的智慧——不追求网红式的喧嚣,而是让文化浸润日常。







不过,人少或许只是表象。街边咖啡馆的老板告诉我们,周末常有汉服爱好者来此取景,有的地方还会排队。在渝帆看来,改造后的府学西街,既未割裂原住民的生计,又悄然吸引着新潮人群,如同一条隐形的纽带,串联起不同世代的广州记忆。





站在街尾回望,夕阳为涂鸦镀上一层金边。忽然明白,这条街最动人的不是某幅具体画作,而是它用艺术激活历史的姿态——那些被重新定义的砖瓦,既是广府文化的当代注脚,亦是一座城市对自身基因的温柔凝视。







旅行贴士

交通:地铁1号线公园前站/6号线北京路站,步行约5分钟。

拍摄建议:可尝试与涂鸦互动,创造错位效果。

周边联动:毗邻北京路步行街,可顺道体验广府美食与千年古道遗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