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男子在冰面上追狗期间不慎掉进冰窟,北京海淀消防救援人员接到报警后,立即前往现场施救,最终采取在冰面上抛救生圈的方法将人救出。
2月16日13时许,北京市消防救援局接到报警,一名男子落入冰窟,情况危急,迅速调派海淀支队玉泉山救援站赶赴现场进行处置。
消防员到达现场后,发现男子被困于西冉城市生态公园雨水回灌坑中心50米处。消防救援人员迅速对现场环境进行评估。"考虑到当时冰面厚度不足5厘米,且已形成融冰等情况,冰面仅能承载一名救援人员开展救援任务。"救援站站长刘登应说,"因此派消防员袁康穿着装备,携带两套绳索保护系统,上冰实施救援。"
结合现场地域、水深、冰面厚度等情况,消防员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绳索保护组利用现场多棵牢固树木制作救援锚点,搭建一主一备救援系统,安全评估小组选择一处观察高点,利用扩音喇叭安抚被困人员情绪,开展自救指导,并实时对现场救援环境和救援行动进行安全监测。救援人员在做好个人安全防护的前提下,携带漂浮绳、救生圈、冰面救援担架和自主研发的抛绳桶等装备,匍匐绕行、梯次接近被困者,在冰面碎裂边缘处精准抛投救生圈,利用绳索救助系统,全程仅用时7分钟成功将男子营救至安全区域。
上冰实施救援的消防员袁康说:"我匍匐前进十多米的时候,冰已经开始炸裂,并且冰层越往中间越薄,一直往上渗水。距离被困者十米左右就彻底无法前进了,只能抛救生圈,借助冰面让救生圈滑行到被困人员身边。"
"当时被困男子情绪激动,一直喊‘快点,坚持不住了’,而且露出冰面的手完全被冻紫了,所以我们参与救援的人都悬着一颗心。"玉泉山消防救援站副站长赵乾廷说。
在此,海淀消防救援局特别提醒:近期全市气温回暖,冰层加速消融,冰面承载能力和抗压强度显著下降,冰面容易断裂,大家一定要远离危险区域。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编辑/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