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彭镜陶)1月28日晚,除夕夜,北京一居民家中发生火灾,导致一位69岁老人不幸遇难。消防部门初步调查判定,火灾发生在居民私搭的一处泡沫彩钢板简易房内,系遗留火种引燃周边可燃物所致。
起火现场。 图源: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
据了解,69岁的居民李先生住在一栋高层居民楼的17层,主卧连接着一处十几平方米的露台。多年前,李先生在露台处用泡沫彩钢板私搭出一间简易房,摆放了一些家具,主要用于存放生活物品。除夕晚上9点46分,路人发现17层起火,拨打了119报警电话。
消防员姜港和队友到场后发现,楼道的防火门被反锁,“我们破拆后,又破拆了李大爷家的入户门,门一开,发现老人家中充满黑烟,能见度很低,温度很高。”当时,简易房的彩钢板泡沫夹芯连同房内可燃物正在猛烈燃烧,大量有毒浓烟伴着高温涌入与之相连的主卧和其他房间,主卧墙上一台空调被烤化,掉落在沙发上。
在水枪掩护下,姜港和队友在次卧发现了昏迷倒地的李先生,并迅速将其转移到安全区域,不幸的是,老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消防部门事后调查发现,这场火灾的起火过程缓慢,初期有浓烟冒出,烟气突破窗户后才产生明火,是典型的弱火源阴燃转为明燃的过程。
根据过火痕迹等证据,火灾调查人员判断起火点在简易房东北角的位置,而李先生有在简易房抽烟的习惯。防火监督员鲁志勇表示,李先生的家属到场指认,有贵重物品明显变动了位置,推断老人有返回火场取财物的行为。
虽无法明确老人当晚是否抽烟,以及是否盲目返回火场,但可以肯定的是,导致老人死亡的直接原因是有毒烟气。鲁志勇介绍,起火泡沫彩钢板的夹芯是聚氨酯材料,属于可燃物,高温下火势发展迅猛。聚氨酯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浓烟,不仅会降低火灾现场的能见度,影响人员逃生和灭火救援,其含有的氰化氢、一氧化碳等剧毒性有害气体,还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导致人员中毒、窒息甚至死亡。
事发社区的工作人员介绍,小区楼房建于1992年,私搭简易房并不罕见,且已存在多年,社区工作人员、城管都曾上门劝导并提示安全隐患,但遭到了居民的拒绝。
消防部门提醒,私搭违建不仅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还存在多重消防安全问题,相关单位及居民应及时拆除。近日天干物燥,居民应注意用电、用火、用气安全,杜绝卧床吸烟、随意丢弃烟头等不良习惯。
编辑 彭冲 校对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