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综合自红星新闻、青岛日报、国家应急广播、九派新闻、大河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2月17日,
穿越秦岭禁地“鳌太线”
失联多日的18岁小伙孙亮
被当地的公益救援队找到,
目前没有生命危险。
牙膏当糖吃 树叶当床睡
零下20℃的秦岭“鳌太线”,18岁的孙亮躲在石缝中,不断蹦跳,用冻僵的手反复揉搓胸口,以对抗眼前和耳边出现的幻觉……
这是他失联的第七天,所有电子设备在极寒中失效。食物耗尽后,他靠喝溪水、吃雪来补充水分,把牙膏当糖吃,铺干草、树叶入睡。
由于低估了户外环境的风险,他陷入长达10天的生死迷局。
图源:大河报
救援人员生起火堆
失联者闻到烟味后呼救
2月8日,孙亮一早就进入秦岭山脉;2月10日,由于电子设备没电,孙亮在森林中迷了路。随后,他一直沿河水往下游走,中途还滑坠了几次,导致右手骨折,装备也因此丢失了一部分。到了晚上,他就在巨石后避风的地方铺干草休息。
图源:大河报
发现孙亮的地点,位于秦岭鳌太线2800米营地下方的1.5公里处。救援人员表示,当时搜救队在集合地做好安全措施后生了一堆火,“因为火升起来有烟,如果失联者闻到烟味的话,会进行呼救。”
火升起来后,孙亮闻到了烟味开始呼喊求救。2月17日11点14分,救援人员成功将其找到。被救后,孙亮被安置在山上的观测站,休整完毕之后第二天才下山。
失联者获救后称
不知“鳌太线”禁止穿越
在出发前,孙亮并不知道“鳌太线”禁止穿越,只知道这条线路非常有名,想走一下证明自己,没有预估到足够的风险,因此发生意外。
孙亮表示,自己接触徒步一年多,大部分户外经验都是通过短视频学来的,此前曾爬过3座国内的雪山还有一些景区山峰,因此想向更高难度发起挑战。
有媒体记者提问“网友说你命大,你怎么看?”,孙亮回应道:“确实是运气好,我看天气预报,如果再晚一天就开始下雪了,那就死定了。听救援队说,近几年在鳌太的救援,失联10天很少有活着走出去的,另外我的装备,尤其是保暖方面,真的救了我的命。”
图源:大河报
首次收费救援,为震慑企图单人穿越者!
在救援完成以后,部分自媒体账号利用救援时的照片和视频恶意引流,引起此次参与救援的“秦岭牛马队”成员不满。
2月19日,“秦岭牛马队”成员江先生在社交平台发表声明,澄清互联网流传的部分言论不实,并强调此次救援家属支付了8万多元左右的费用。
▲“秦岭牛马队”在救援途中
2月21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参与此次救援行动的江先生,他告诉记者:“收费不是目的,只是为了震慑住那些企图单人穿越者。单人出行可能会被动物袭击,鳌太线上有熊、羚牛、野猪等,我们还有队员因为此次行动而受伤的。”
记者了解到,“秦岭牛马队”起源于2022年,是由一些秦岭优秀户外兼职领队和非常有责任心的公益救援队组成,正式队员需要经过严格的体能、经验、情商等选拔。
近年来随着队伍日渐强大,工作之余以秦岭兼职带队和参与公益山地救援为主。2024年,“秦岭牛马队”协助公益救援队完成东梁救援、2次鹿角梁救援、5·1冰晶顶救援,并且找到了生还者和遇难者。
▲“秦岭牛马队”在救援途中
而此次救援,是“秦岭牛马队”发起的首次付费救援。据了解,本次救援家属花费8万多元。这次尝试以后,“秦岭牛马队”将继续推进陕西省山地救援收费模式,并配合公益救援队伍达到快速搜寻搜救山地失联人员、挽救生命和家庭的目的。
“秦岭牛马队”成员江先生告诉记者,此次救援的费用分为两部分,其中5万元是他们队伍30多名成员的车马油料、住宿费用,剩余3万元是支付给当地其他公益救援组织。“这都是正常价格,而且都是和家属谈好了,进山前已支付。”
冬日“鳌太线”。图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鳌太线”,是纵贯秦岭两个主峰鳌山与太白山拔仙台之间的一条主脉线路。直线距离40余公里,实际距离超过170公里。
此前,相关部门已多次发布公告,全面禁止“鳌太穿越”活动,违反者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处罚。
你支持付费救援吗?
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