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上午
为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号召
提高社会大众
对儿童生长发育的认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组织了一场义诊活动
向广大家长朋友
传播儿童成长科普知识
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矮小、性早熟、肥胖、龋齿、脊柱侧弯、近视成了孩子生长发育进程中的 “六道坎”。
其中,矮小是家长最关注度最高的。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这场名为跃动青春 “高”点出发的义诊活动现场,很多家长都带着小朋友过来做身体评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陈秋莉表示,按照中国人身高标准,成年男性一米六以上,女性一米五以上都是正常身高。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家长要求越来越高。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陈秋莉:
比如说男孩子一米六以上,女孩子一米五以上我们觉得是正常的,但是对于家长来说就还是觉得很矮,所以现在普遍来说家长的要求都会相对比较高一些,比如说女孩子都希望一米六,男孩子都希望一米七以上。
如何科学干预
助力孩子长高?
医生说
最重要是把握时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陈秋莉:
刚才有个孩子17岁多了,然后他还想改善身高,那这个就来不及了,其实我们整个儿童的生长期都是黄金期,都很重要,那么当然也有更黄金的时间就是青春期,它是最后的窜高的关键时期。
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评估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再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突破身高瓶颈。除了要早干预,平时的生活习惯也很重要。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陈秋莉:
小朋友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要保证饮食,营养一定要足够;第二个是要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因为生长激素晚上才会分泌;第三就是运动,加强运动对于小朋友来说也是非常重要,一个是锻炼身体,一个是能长高。
五类孩子需注意
临床上有很多的孩子因为遗传、疾病,不良的饮食喂养方式、生活习惯等的影响而出现发育迟缓或停滞。有家长非常紧张,四处求医问药,吃药、打生长激素,只为能长高多一点,也有家长非常淡定,认为等到某个时间孩子就自然会长高。
到底哪种做法更合理?哪些孩子需要助长呢?专家指出,重点要关注这些类型的孩子,并适当给予助长干预。
1、发育迟滞、身高体重不达标的孩子。
2、脾胃虚弱、营养不良、厌食挑食、食欲不佳导致体重偏轻的孩子。
3、头发枯黄稀少,出牙或换牙晚,走路、说话晚,遗尿、尿频等伴有生长发育迟缓的孩子。
4、睡眠质量差,夜间哭闹、翻滚不能安稳入睡从而影响生长发育的孩子。
5、免疫力低,易反复感冒进而影响生长发育的孩子等。
“助长”食物光荣榜
● 主食类:粗米、黑麦、小米等;
● 蛋奶类:乳制品、蛋类;
● 蔬菜类:油菜、胡萝卜、菜椒、韭菜、卷心菜、番茄、马铃薯、洋葱等;
● 水果类:苹果、草莓、橘子、蜜柑、菠萝、葡萄等;
● 鱼肉类:沙丁鱼、牡蛎、牛肉、瘦猪肉等;
● 豆类:黄豆、蚕豆、豌豆、豆腐等;
● 坚果类:南瓜子、核桃、花生等。
**如有侵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部分来源 | 徐州和平医院综合科
编辑 | 龙家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