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据视觉中国
2月18日是“雨水”节气。2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 花粉季节将要到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马艳良对此提醒,预防性药物要提前用才有效,一般建议在春季花粉季节之前至少2到4周开始使用,所以现在就应该开始准备预防性用药了。
有些人一到春天就会有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的问题,还有咳嗽、胸闷的症状。马艳良表示,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症状是过敏引起的,尤其是花粉过敏。在春天,松树、杨树等风媒花的花粉会引起很多过敏症状,包括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
马艳良提醒,如果明确自己是花粉过敏患者,在春季花粉到来之前,一定要提前做好应对措施。目前临床认为,提前预防比出现症状以后再去治疗更加有效。预防之一是使用预防性药物,例如若有过敏性鼻炎,可以提前用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鼻喷激素;若有过敏性结膜炎,可以点治疗过敏的滴眼液,例如依美斯汀滴眼液;若有过敏性哮喘,可以使用含有吸入式糖皮质激素的药物。
马艳良强调,这些激素的剂量非常小,起效需要一定时间,等到出现了打喷嚏、流鼻涕再使用的话,效果往往不够好。提前使用可以减少症状的发生,也可以降低症状的严重程度。很多人提前使用后发现,今年打喷嚏流鼻涕就没有了。这类药物一般建议在春季花粉季节之前至少2到4周开始使用。由于一般3月中旬花粉的浓度就开始逐渐升高,所以有这些过敏性疾病的人群,现在就应该开始准备预防性用药了。一般用到花粉季节过后,根据症状再考虑停用还是减量。
此外,在花粉季节尽量避免接触花粉过敏原。马艳良建议公众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花粉浓度监测信息,一旦花粉浓度升高,有确切过敏性疾病的人要尽量避免到花粉浓度较高的区域。在家里尽量关闭门窗,可以使用高效的空气过滤器来降低室内花粉浓度。如果要出门,也要做好防护。
马艳良特别提醒,公众一般比较关注戴口罩,实际上还要注意保护眼睛黏膜,所以花粉季节可以佩戴带有硅胶保护套的防过敏护目镜,减少花粉的接触。另外,外出回到家时,要及时把衣服脱掉,因为上面可能带有花粉;也要清洗鼻腔,因为鼻腔里也可能会有残留的花粉。
马艳良还表示,一旦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尤其哮喘患者一定要随身携带含有吸入的沙丁胺醇或福莫特罗等急救药物,避免在花粉季节出现严重的发作。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北京报道
编辑潘莉 责编 李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