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日本京都大学综合博物馆举办了一次特别展览,公开展出了约3.5万张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老照片。与此同时,这些照片也全部对公众开放,可以在网上免费下载。

这些照片结集为《华北交通写真》,由“华北交通株式会社”于1939年至1945年期间在中国北部西北部拍摄的。“华北交通株式会社”当时管理着中国北部和西北部的铁路、公交、船舶等交通网络。这批照片中,几乎没有战争场景,主要以华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状况为多,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及文物等内容也不少。

虽然名为《华北交通写真》,但照片实际囊括了中国北部的大部分地区。今天发布一组1938年天津老照片。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7月30日天津沦陷。日军占领天津后立即成立了天津伪政府(天津治安维持会),随后又成立了伪华北临时政府,地方治安维持会改组为天津特别市公署,后又改称为天津特别市政府。

第一辑:

第二辑:



面粉厂,1938年6月。


烟草公司,1938年6月。





天津大连码头,汽船出港,1938年6月。

1915 年之后,大连汽船株式会社在天津成立支店,并在今浦口道东端修建了以其企业命名的 “大连码头”。1937 年之后,天津的 “大连码头” 有开往大连的船,当时的船以装货为主,也带客人。


天津北站满铁职工宿舍,1938年6月。


天津北站满铁职工宿舍社员家庭,1938年6月。


天津永定河边,1938年7月。


街头检查注射证,1938年8月。

在日伪控制期间,日伪方面的防疫人员会强制民众注射防疫药剂,然后发放 “预防注射证明书”,并在街道设卡检查。



在大和公园举行的日本和意大利亲善活动,1938年9月。



天津英租界,1938年9月。

上图左侧为英租界内著名的戈登堂,即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大楼,该楼始建于 1890 年,投资 32000 两白银。为纪念在苏丹喀土穆阵亡的英国军官查理・乔治・戈登,将工部局大楼命名为 “戈登堂”,该楼属于中古时期城堡风格,整体建筑宏伟壮观,具有浓郁的欧式风情。1945 年日本投降后,这里一直是天津市政府所在地。1976 年唐山大地震后,该楼被损坏,不久拆除。


白河上正在装货的汽船,1938年10月。


白河上的蒸汽船,1938年10月。



金刚桥,1938年10月。

金钢桥是海河上的另一座开启式铁桥,始建于1903年,因不能负重,1924年又建新桥,因为钢结构,名为金刚桥。



商品检验局仓库,1938年10月。



商品检验局仓库,1938年10月。

天津是重要的贸易港,英租界内及周边地区建有许多棉花仓库,用于储存待出口的棉花。这些仓库多集中在靠近海河码头的区域。日本是天津棉花的主要进口国之一。




商品检验局仓库,1938年10月。



日租界白河畔的棉花仓库,1938年10月。



日租界白河畔的棉花仓库,装运棉花,1938年10月。



日租界白河畔的棉花仓库,装运棉花,1938年10月。







天津酸素制造会社,1938年10月。

在占领期间,日本在天津建设了诸多与军事相关的企业,这家企业很可能也是出于日本设立的企业,为当时的军事和工业生产提供氧气等气体产品。


天祥市场附近,1938年12月。

20世纪20年代初,天津法租界梨栈一带的商业日趋繁荣,李魁元与郝玉林、张浙洲合资,在天津法租界开设天祥叫卖行,地点在今劝业新厦长春道一侧。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天津的殷实富户纷纷迁往租界,各系军阀、政客与各地地主也多来津住进各国租界。这些商店和阔佬给租界带来了难得的“繁荣”。李魁元与郝玉林、张浙洲三人见有发财的机会,决计合资在天祥叫卖行的空地上建筑三层大楼,开设了天津租界里第一个大商场,命名天祥市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