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八闹元宵?
对的,没搞错,就在淳安县大墅镇儒洪村,这项民俗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赶十八”。
今天是2月15日,农历正月十八,儒洪村一年一度的“赶十八”又开始了。祭龙头、唱大戏、猜灯谜、跳竹马、舞龙灯、特色集市......村民、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一同感受这个传统民俗的魅力。
何为“赶十八”?
“赶十八”是遂安第一古村儒洪村特有的元宵文化。
这项民俗活动始于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传说明代严州知府程炳在任时(1403年),当地旱灾严重,程知府连续多日跪地求雨最终暴晒而亡。在他死后第二天,连下大雨三天三夜,缓解了当地旱灾。
为纪念和感恩程知府的善行,儒洪先祖立其为神,千秋祀奉。因农历正月十八是程知府诞辰日,儒洪村祖先便将正月十五元宵节改至正月十八,以此纪念。又因很多亲友会赶当天参加,故称“赶十八”。
“赶十八”重头戏是板凳龙游村
一早,十里八方的村民和游客纷纷赶至儒洪村文化礼堂,祭拜龙头、缅怀先祖,就此拉开活动序幕。
各地的戏班子也赶到儒洪村,带来戏曲盛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淳安竹马肯定少不了,舞蹈、唱歌、小品、戏曲等节目更是轮番上演。
舞龙灯(板凳龙游村)是“赶十八”的重头戏。板凳龙由龙头、龙身和龙尾组成,龙身则由家家户户制作的板凳拼搭而成。
夜幕降临,伴着长号、锣鼓等乐器声,由龙头引路,几十余根板凳龙身亮起一盏盏龙灯,首尾相连,一字排开,总长100余米,穿村走巷,气势磅礴,好不热闹。
村民们说,完整的板凳龙在万家烟火的掩映下绕村一圈,将带来来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国泰民安。
除了以上习俗,儒洪“赶十八”还有猜灯谜、打麻糍、特色集市,特色集市汇聚千岛湖啤酒、竹编、艾草系列等地方美食与非遗文创,可以逛吃不停。
“‘赶十八’一直是我们村的传统习俗,不管多忙,我都会赶回来参加。很有意义。”儒洪村村民余文俊说。
“每年都来,很热闹。今天又是周末,比往年人更多了。”摄影爱好者汪建林介绍说。
儒洪村文化礼堂今天启用
今年“赶十八”,村里的物业楼(文化礼堂)也同步启用。
作为西湖—淳安山海协作项目之一,儒洪村物业楼(文化礼堂)项目总投资600余万元,建筑面积2250平方米。它将成为儒洪村展示村容村貌、开展文体活动、提升乡村文明、推进“兴村提质”的重要阵地。
这也是大墅镇持续深化“千万工程”,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牵引工作的具体案例。近年来,大墅镇通过基础设施完善、农文旅资源整合、产业转型升级等方式,不断提升区域中心镇辐射带动功能,切实强化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
“下一步,大墅镇将以夏秋茶、竹木产业园、转移集聚、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为具体抓手,力争在缩小‘三大差距’工作中做出新实效。”大墅镇主要负责人说。
记者 王夏琴 大墅微融站 王鸿钢
我们大杭州新媒体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