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罗金星

▲图说:正月十五元宵节,华灯初上,黄龙桥主街道灯火通明、鞭炮声声,传承百余年的元宵火龙灯会热闹上演。其起源于 100 多年前民国年间,当时境内小溪未治理,梅雨季节常洪水泛滥,乡绅组织举办火龙灯会祈福。最初用竹篾制作,龙头有七星高照寓意,龙身 9 节 88 个灯火孔寓意节节高升,龙尾类似龙头但灯火数有讲究,方便转弯时转换。村民自愿参与,火龙所到之处,家家鞭炮迎接、打赏、派龙灯饭。

百年来,火龙从竹火龙发展到电火龙,今年更是纯电火龙,鞭炮也从最初的 20 响发展到千响万响、烟花满天。2025 年,龙身由 88 盏灯加长到 128 盏,寓意月月发、年年发。这一民俗活动从最初的祈福消灾,到如今欢庆团圆,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递着中华传统文化与自强不息精神 。

▲提示:《每日一图@湖南》由红网湖湘文化论坛版务团队发起,资深女摄影家胡百闻主编,各级摄影家协会团体与摄影家供稿,红网论坛全程媒体支持,旨在轻量化展示湖南发展变化,快速传播发生在湖南人身边的精彩瞬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