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市中区召开重点项目建设暨“向新起势年”动员大会,吹响“向新起势年”冲锋号后,2月14日,“励新市中 向新起势”市中区2025年投资合作机遇发布会隆重举行。


活动现场,市中区委书记鞠正江与企业嘉宾代表共同为励新市中“启新点亮”,希望与企业家们在市中区“惟实励新、二次创业”的新征程上,共享发展红利,共赢美好未来。市中区委副书记、区长孟庆顺发布了市中区“产业向新 工业回城”发展规划,重大贡献企业、产业引领企业、卓越成长企业、领域创新企业以及市中区招引先锋代表分享了在市中区投资和发展的成功经验。今天的市中,新优势、新机遇、新空间、新环境让人眼前一亮。


产业向新 工业回城

过去的市中区,“自开商埠”之先河浸润着281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千行百业的市场主体在这里扎根、崛起,“惟实励新”的商埠文化基因,早已深深刻入市中人的骨子里。而今的市中区,正积极融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和强省会战略,日益成为创新创业的首选之地和能量跃升的兴业之城,越来越多的优质企业正源源不断地选择在此投资兴业、同谋发展。


“产业向新 工业回城”是市中区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二次创业”的战略举措。当前,市中区正紧紧抓住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有机更新“两大重点”,奋力推动“二次创业”向新起势。

大纬二路作为济南自开商埠的起始之路,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更是金融商贸的重要脉络。如今,“大纬二路—英雄山路” 发展廊道已成为济南“新十字”发展框架的关键支撑。该区域汇聚了丰富的政务与产业资源,文化和时代特征显著,是夯实优势产业、带动区域发展以及促进产业融合的核心地带。


在文化商贸领域,市中区正大力开展焕新行动。重点推动老商埠核心片区、上新街街区和英雄山文化街区三大街区的复兴。经四小纬二、济南宾馆即将建成开放,成为城市新亮点;中山公园将打开边界,实现还园于民、还景于民;上新街文化街区聚焦“国货、国粹、国医、新潮”,致力于打造泉城“氛围感经济”新场景;老商埠“1904”和英雄山文化街区则以“街区复兴、文化复活”为目标,大力发展商圈经济、首发经济、流量经济等消费新模式,不断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此外,山东出版集团、山东演艺集团等文化企业的集聚优势也将得到充分发挥,推动出版传媒、创意设计等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金融产业提升行动稳步推进。市中区坚持传统金融与新金融协同发展,依托北部金融集聚区、新金融产业园等载体,完善“科技—产业—金融”服务体系,优化政银企对接和“金融 + N”联动机制,持续做好金融“五篇文章”。同时,创新设立科创金融服务基地,计划新增科创金融机构10家以上,扩大科创基金管理规模10亿元以上,并建立金融机构“一对一”服务机制,开辟注册审批绿色通道,吸引更多金融机构落地。

在发展载体重塑方面,市中区对数字产业大厦、商会大厦等110余万平方米的商务楼宇进行业态布局优化,促进现代金融、数字经济、文化商贸等主导产业融合发展。此外,经九路三号院、星工坊、新金融产业园二期等低效地块将进行改造,适时启动东西十六里河城中村改造,预计可释放土地约1000亩。

科创新城聚势成峰

南部新城作为市中区近20年开发建设的城市发展新空间,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共建设居住面积116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330万平方米。其中,已建成居住面积920万平方米、产业载体160万平方米,已入住人口20万人,未来总人口将超过30万人。


未来,南部新城将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全面构建省会济南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创新高地。山东大学兴隆山校区将成为科技创新基地,未来云谷、望岳智谷、大学科技园、科创大厦、能源互联网绿色低碳示范基地等高能级平台载体已“串珠成链”,形成资源富集、人才汇集、产业聚集的独特优势。市中区将重点围绕信息通信网、能源互联网“两张网”建设,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依托,赋能新型工业化,提升通信技术、算力网络、光伏应用、碳资源管理等细分领域的服务供给能力,系统构建创新策源、转化孵化、应用牵引、生态营造的现代产业创新链条。今年,市中区将加快推进国网山东电力联合打造的电力战新产业园建设,全力打造标志性产业项目,推动产业生态集聚。


按照最新城市形态,南部新城将对居住、产业、交通、配套、生态进行一体化优化升级,打造省会济南最具活力的现代之城。在发展空间方面,市中区将深入实施华润、领秀城、南北康、中海等片区优质中小地块的开发提升,启动复兴村城中村改造,加快推进省妇幼保健院新院区等配套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完善城市功能。在发展载体方面,兴隆片区的山东未来云谷、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将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科技等未来产业;二环南路与英雄山路交汇区域的龙玺大厦、山东科创大厦、鲁能国际中心将重点发展现代金融、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现代服务业;南北康片区的望岳智谷、山东能源互联网绿色低碳示范基地及电力战新产业园将重点打造能源互联、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市中区正在积极建设立天唐人、万科中心、山大科技园二期等产业载体,为未来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新战场抢占新赛道

在二环西路以西区域打造济南都市工业经济区,是市中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之举,是实施新质生产力“有形化”的具体实践,更是抢占新赛道、布局新技术的重要支撑。


在新型城市化方面,市中区将重点布局中央活力区、白马山片区和七贤片区三大片区。今年率先启动王官庄城中村改造项目,适时启动七贤庄杨家庄、党东党西等城中村改造项目,同时,加快朱家庄尹家堂、西南红庙等片区的开发建设。经测算,未来3—5年,中央活力区可释放住宅用地1650亩、商务用地780亩、工业用地1900亩,产业载体将超过200万平方米;白马山片区更新后可出让经营性用地约1200亩、建设体量超200万平方米,盘活载体14万平方米、新建载体50万平方米;七贤片区规划可利用建设用地近1200亩,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空间。


在新型工业化方面,市中区将以党杨路为轴线,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支柱产业,以及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加快建设济南都市工业经济区,形成“一区多园”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布局。目前,市中区正积极申报省级经济开发区,并初步谋划了包括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新型电力产业园、空天信息产业园、未来科技产业园在内的5个新质产业园区。


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位于重汽片区,占地约230公顷,依托大鼎新能源等链上骨干企业,聚焦电动化与网联化、智能化互融协同,重点发展新能源商用车产业和汽车电子产业,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位于郑庄片区和仁里片区,依托移动、联通、铁塔三大运营商,聚焦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产业、智能终端产业、智能传感器产业,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新型电力产业园位于山水片区,依托国网山东电力公司的研发优势,重点发展先进电网、电力设备、新型电力系统等细分产业,形成与南北康片区电力战新产业园产业呼应、业态互补的发展格局。空天信息产业园位于中央活力区西侧的新城工业基地片区,聚焦航空航天产业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重点发展运载火箭、飞机零部件生产等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航空航天产业集聚地。未来科技产业园位于马家庄片区和陡沟片区,依托驻济高校优势学科和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优势,重点聚焦机器人、未来材料、未来生物医药等前沿技术领域,构建未来产业应用场景。

(大众新闻记者 赵国陆 通讯员 孙化鹏 孔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