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千年巴陵古韵生辉。2月12日晚,由岳阳市文化产业协会指导、岳阳种得琴院主办的“洞庭琴韵——乙巳元宵雅集”在洞庭南湖畔珍珠山脚下温情启幕。



此次活动以古琴为媒,融合传统节庆与地域文化,为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奏响了一曲文旅融合的春之序章,吸引了众多音乐爱好者及文化学者共赴雅集。

雅集在种得琴院古色古香的音乐厅拉开帷幕。开场环节,琴院创始人胡胜老师携吴锦梅、黄榴英等名家,以《普庵咒》《流水》等经典曲目涤荡人心。

胡胜抚琴时感慨:“古琴不仅是乐器,更是中华文脉的载体。我们以琴声对话洞庭山水,希望唤醒更多人守护传统文化的自觉。”随后,《金蛇狂舞》的激昂旋律将气氛推向高潮,观众席间掌声如潮。

少儿传承环节成为亮点。谢炎宸、许溱溱等小琴童指尖流淌出《春风》《捣衣》的清音,稚嫩却专注的演绎令在场嘉宾动容。

学生家长刘女士表示:“孩子学琴三年,今晚在琴院奏响琴曲,是文化根脉的延续,更是岳阳人的骄傲。”

岳阳楼区政协委员仇伟元以一曲《阳关三叠》抒怀,琴韵中饱含对故土的眷恋。压轴之作《洞庭秋思》由青年琴者方慈演绎,泛音如湖波轻漾,按音似秋叶低语,将“洞庭天下水”的意境淋漓展现。



作为岳阳文旅“三张名片”之一的古琴文化,此次雅集凸显了古琴文化的当代价值。种得琴院院长胡胜介绍,琴院近年已培养古琴爱好者超千人,定期举办“洞庭月夜”公益雅集,并推出“琴旅融合”研学项目,吸引省内外游客体验制琴、赏曲、习艺的完整文化链。

岳阳市文化产业协会秘书长袁硕望表示,依托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的契机,岳阳正构建“非遗+景区+研学”立体模式。未来将打造古琴文化主题游线,串联岳阳楼碑刻琴谱、君山岛琴台遗址等资源,让文化遗产“活”为旅游新业态。

琴声渐远,余韵悠长。这场元宵雅集不仅以琴音勾勒出“江南古琴重镇”的蓝图,更以文化赋能印证,当千年清音遇见现代文旅,历史的回响正谱写出崭新的绿色篇章。(袁安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