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铁路对你意味着什么

有人说它意味着美好的向往

有人说那是回乡的思念

对于施俭来说,它是一种连接

连接着她的过去和未来

连接着她的根和翅膀

沪苏湖高铁开通运营后的首个元宵节,新松江人施俭携家人踏上了回苏州探亲的旅程。施俭回乡的车程仅需15分钟,飞驰的中国速度让家的温暖触手可及。



施俭,苏州人,是吴松古琴社社长、云间粟社副社长、江南曲圣纪念馆主理人。她与苏州到松江这条铁路的故事要从二十几年前说起。当时,施俭在苏州留园里弹古琴,邂逅在松江工作生活的先生。相恋后,先生每周乘火车往返两地,百张车票见证了他们的爱情。



2006年,施俭追随爱情来到松江,从事艺术教育工作。2014年,她在松江成立了吴松古琴社并开始学习昆曲。工作之余,她依然保持着对古琴和昆曲的热爱,在松江推广传播这两种传统文化。这些年来,她在松江多次开设公益讲座、体验课和雅集。“松江和苏州同为吴文化传承的地区,作为生于苏州、扎根松江的艺术传播者,理应将中国传统艺术发扬光大,让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爱上它们。”施俭说。



刚刚开通的沪苏湖高铁,让施俭15分钟就能从松江到达苏州。20年前先生手中的车票,到如今她手中的车票,见证着中国速度的提升,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施俭表示,沪苏湖高铁开通让她和家人的团聚变得简单,爸妈来松江游玩,孩子假期回苏州,像串门一样方便。



在工作上,施俭的琴社曲社常年邀请苏州吴门琴派大师、各地昆曲票友到松江雅集,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往返于松江和苏州已经成为施俭的常态,她表示,沪苏湖高铁如同一条文化纽带,不仅缩短了地理上的距离,更将苏松之间的文化联系“加速”拉紧,让两地间的文化交流变得更加频繁顺畅,也为文艺工作者创作与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条高铁对施俭来说

是生活的诗篇

是岁月的见证

是文化流动的载体

更是她心中的温暖和力量

她愿意站在这里

用琴声、用曲调

连接文化,传承未来

监制:母萌

编导:樊佳琪

摄像:沈一帆 李晶 杨孟

后期:李晶

编辑:樊佳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