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巍巍数千年的中华历史上,无尽的文化瑰宝让人感慨“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今人如何对那些震撼的历史段落感同身受?在当代艺术家的民乐创作与记录里,我们一起回望历史的沧海。
沧海拾遗 于浮沉中寻觅心灵洞天
云集11位国乐大师之作「观·沧海」
洞箫/古琴/二胡/古筝/笛子/琵琶
知名录音师LEO冯全新研制载体
PSCD无瑕呈现
专辑《观·沧海》云集11位享誉盛名的国乐大师,演绎《春晓吟》、《二泉映月》、《高山流水》等11首经典传统古乐曲目,于传统器乐之韵中,追寻内心深处的明镜视界。
云集11位国乐大师
「观·沧海」
专辑借助流水、风雨、雷电、鸟鸣等环境声,一曲一景,营造出中国古曲与自然环境之声和谐共鸣的静谧意境,引领听者于传统乐曲与自然之声的和鸣间,触摸山水之丰盛、草木之幽微,追寻内心深处的明镜视界。
听《观·沧海》,一幅幅山水画卷便在眼前铺展开来。
实体专辑载体采用著名录音师Leo冯研发PSCD,以更完美的音质带你品味华夏传世古韵,融汇流水、风雨、雷电、鸟鸣等环境声,一曲一景,营造出中国古曲与自然环境之声和谐共鸣的静谧意境,引领听者于传统乐曲与自然之声的和鸣间,触摸山水之丰盛、草木之幽微,追寻内心深处的明镜视界。
专辑图片
此辑名为“观”,不止饱览眼前的沧海,更寓意对生活之洞见,对自我情感之观照。借古观今,透过历史的照镜,反映出人心底深处的情感诉求;借外物观内心,从音符挥洒的山川流水,抚摸的春风夏雨,品味的秋果冬雪,去揣摩人间的喜怒哀乐;借曲观景,于乐曲与景致交汇之处,打开一扇窗,照亮你的心灵。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同行于晦明圆缺之路,探寻生命的奥秘。置身其中,感受沧海桑田的兴衰荣辱,沧海拾遗,于浮沉中寻觅心灵洞天,于有声中感悟希声之美。
自然邈远,逝者如斯,人只如天地一虚舟,穿行于音乐构筑的海市蜃楼,幸得体悟文明岁月之浪漫、东方哲学之深刻。
《观·沧海》 共云集11位享誉盛名的 国乐大师,包括一代箫神戴树红、浙派古琴嫡传徐君跃、民族二胡名家张锐、南派古筝大师饶宁新、鲁派筝艺大家赵登山、一代古琴宗师刘赤城、金陵派古琴宗师刘正春、浦东派琵琶嫡传代表林石城、民族箫艺大师陈重、竹笛大师蒋国基、琵琶诗人刘桂莲。殿堂级国乐大师,手握遗世名器,奏响千年古韵!
《观·沧海》共收录《春晓吟》、《潇湘水云》、《平湖》等11首经典传统曲目,每一首都精挑细选,只为给听众带来一场沉浸式的国乐体验。
琴曲《春晓吟》最早见于明代《西麓堂琴谱》。表现了新春之际,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此曲篇幅短小精练,结构完整严谨,韵味绵长悠远,能充分体现出传统文人琴曲那“清微澹远”的幽雅意境。古谱《二香琴谱》甚至认为它“和平、中正、大方”,为诸曲之冠。
琴曲《潇湘水云》作者为南宋古琴演奏家、浙派古琴创始人郭沔。当时元兵南侵入浙,郭沔移居 湖南 衡山 附近,常在潇、湘二水合流处游航。每当远望九嶷山为云水所蔽,见到云水奔腾的景象,便激起他对山河残缺、时势飘零的无限感慨而创作此曲,以寄眷念之情。
《潇湘水云》现存琴谱多达五十种。经过许多琴家不断加工,艺术更臻成熟。乐曲开始,飘逸的泛音使人进入碧波荡漾、烟雾缭绕的意境。全曲情景交融,寓意深刻,自13世纪中国明初问世以后,数百年来广为流传,许多琴谱专集都收载了此曲,并被历代琴家公认为优秀的琴曲之一。
客家筝曲《平湖》是一首优美动听、技法丰富、富有地方特色的乐曲。它不仅曲调优美质朴,旋律之中透着清纯和秀美,还传达了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艺术魅力。通过对《平湖》的欣赏,听众可以感受到客家人的自然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值得深入品味和传承的优秀筝曲。
群星《观·沧海》
中国古曲与自然之声和谐共鸣
(PSCD)
扫码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