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凤霞



祝妍芳



王玉珍



山东古筝乐和菏泽弦索乐亮相2025年非遗晚会。

文化和旅游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非遗里的中国》新春特别节目——《2025年非遗晚会》春节期间在CCTV-1(央视综合频道)播出。在这场对非遗传承人而言相当于“非遗春晚”的节目中,我市山东古筝乐和菏泽弦索乐两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别亮相。节目保密期结束后,记者采访了我市参与录制的非遗传承人,了解了晚会幕后的故事。

一气呵成录好合奏视频

回忆起参与节目录制的经历,山东古筝乐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祝妍芳说:“其实最初的安排是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鲁西南鼓吹乐参加录制,后来根据节目情况,各方共同决定,改由山东古筝乐和菏泽弦索乐参与录制。”

原来,2024年12月底,省文化和旅游厅通过菏泽市文化馆邀约菏泽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鲁西南鼓吹乐参与《2025年非遗晚会》的录制,随后市文化馆联系了巨野县文化馆。

几天后,导演组表示表演曲目确定为《春三月》。由于该曲目清丽婉约的风格与鲁西南鼓吹乐豪爽、高亢的“气质”不匹配,经各方共同决定,这项录制任务转交给同样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山东古筝乐和菏泽弦索乐传承人。

在市文化馆的积极支持下,作为山东古筝乐代表性传承人的祝妍芳根据曲目所需乐器音色,组织了另外5名演奏家,组成了技艺娴熟、经验丰富又相对年轻的表演团队。此时,留给大家的准备时间只剩一天。尽管经常参加各种级别的非遗展演,大家还是怀揣着惊喜与紧张积极准备着,从扒谱子、个人练习到合奏、录合奏视频一气呵成。导演组看过视频后,立刻表示对这一组的合奏表演非常放心。

精益求精展现本地非遗特色

“我们主要讨论确定了指法,因为不同的指法产生的音色效果不同,大家反复尝试、比较,希望能展现菏泽及山东流派的表演特色。”菏泽弦索乐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胡凤霞说,这次她负责的是琵琶演奏。

指法的特色在祝妍芳的古筝演奏中更直观,此次她将演奏指法定为“右手的快速托劈”,展示山东古筝乐的精巧技法。负责演奏大阮的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玉珍选择了较为现代的节奏型,以大阮的低音音色引导整个演奏的节奏。

服装方面,怀抱大阮、琵琶坐于中间位置的三人选择了带有牡丹元素的长裙。“这套衣服是2010年我们‘琴筝清曲古乐社’成立时专门找人设计的,水墨搭配咱菏泽的牡丹元素,比较有意义。”胡凤霞说。

因携带乐器较多、体积较大,菏泽市文化馆作为菏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单位,为本次演出人员租了中巴车。6人小组于1月7日清晨6时许统一出发,赶往位于河北省雄安新区的演播厅,并于当日下午参与彩排。

现场舞台广阔,舞美灯光绚烂,一切都在喜悦中顺利进行。“令我们感到意外的是,整个摄制组里都是年轻人,每个环节都严谨、高效、顺畅,让人能感受到现在的年轻人对非遗的热爱与理解。”接受采访时,每位传承人都表达了这样的感受。

彩排后,来自省文旅部门的领队给大家对接了小型排练室,祝妍芳等人又排练了几遍才返回宾馆。“虽然参加过很多演出,但能如此顺利地参与非遗晚会的录制,大家还是很激动,聊到很晚。第二天6点多大家就醒了,想上台前再排练几遍。”听传承人聊起当时的状态,连记者都能感受到他们对非遗项目、对舞台的热爱。

1月8日是节目正式录制的时间。《春三月》节目里还有潍坊风筝和胶州秧歌的展示,同时配合艺人陈好的演唱。器乐演奏组在舞台上坐定位置后,积极配合着各种分镜的拍摄,即便不作为特写镜头的时刻,大家也保持着指法精准、仪态自然、表情投入的状态。录制结束后,导演组的工作人员特地前来祝贺说:“这个节目一点都没耽误时间,非常顺利!”

他们一直坚持传承与创新

完成节目录制返程后,祝妍芳等非遗传承人又投入到山东古筝乐、菏泽弦索乐的寒假公益培训中。“日常每周三下午,在文化馆有面向社会人群的公益课,参加周末课程的大多是学生。同时我们还利用周一或周二的课后服务时间,走进校园开展公益培训。学员中年龄最小的才5岁,年龄最大的有80岁。”王玉珍说。

祝妍芳介绍:“古筝入门并不难,2个小时就能学会弹奏《沧海一声笑》。”毫无疑问,这对没有基础的古筝爱好者来说非常诱人。但对传承人来说,这些年各级政府对非遗传承的扶持以及“春节”申遗成功等各种因素的共同助力,使更多人愿意主动了解非遗、学习非遗技艺。

回首近几十年来山东古筝乐和菏泽弦索乐的发展,祝妍芳等人都提到了‌韩庭贵‌、苏本栋、胡化山等菏泽老一辈传承人,他们不仅传授传统技艺与曲目、创作原创曲目,更培养了一批颇有建树的传承人走入各大音乐学院从事教学工作。

2008年,山东古筝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1年,菏泽弦索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越来越多的交流展演邀约递到了传承人们手中。这些年来,除了开展非遗传承公益培训,传承人们还经常出差,从市文化馆的平台走向全国各地的高校、艺术节以及电视台,山东古筝乐、菏泽弦索乐的影响力一点一点地扩大着。

“我印象比较深的是,2017年前后,我们在台湾有三场专场演出。有对父女,一直跟着我们去往不同的城市看我们演出。因为在台湾有很多祖籍山东的人,他们对来自故乡的音乐很喜欢,会在现场跟我们聊这些年故乡文化艺术的发展情况。”王玉珍说。

《2025年非遗晚会》于今年大年初三、初四播出,参与录制的非遗传承人们与家人一起观看了节目。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山东古筝乐、菏泽弦索乐以及菏泽市、山东省的更多非遗项目,能走上央视总台的春晚舞台,使其影响力更大、传承得更好。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胡云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