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旧年的身影在岁月的长河中渐行渐远,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宣告着新春的到来。春节,这一深植于中华民族灵魂深处的传统节日,带着千百年的文化积淀与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如期而至。它是岁月的里程碑,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更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的精神坐标,凝聚着家的温暖与团圆的期盼。

春节,堪称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的瑰宝。在数千年的传承中,它积累了无数的文化内涵。从古代的祭神祭祖,到如今的阖家团圆,每一个环节都饱含着先辈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族传承的重视。北方的春节,是冰天雪地中饺子的热气腾腾。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擀面皮、调馅料,将对新年的祝福与期待都包进那一个个饱满的饺子里。热气氤氲中,是亲情的交融与温馨。而南方的春节,则是软糯香甜的年糕,寓意着生活 “年年高”。每一块年糕,都凝聚着家人的心血与对来年的美好期许。贴春联,那一幅幅对仗工整、寓意吉祥的对联,用墨香传递着对新春的祝福;放鞭炮,噼里啪啦的声响,驱走了旧年的晦气,带来了新年的希望;舞龙舞狮,更是以其磅礴的气势,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尽管各地的习俗不尽相同,但那份对新年的憧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是一脉相承的,如同一条无形的精神纽带,将中华儿女紧紧相连。

对我来说,春节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它是记忆中最温暖的篇章,也是每年最期待的归乡之旅。因为常年漂泊在外,回家过年成了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仪式。还记得小学时,家中还没有私家车,经济条件也不允许,所以赶火车回家过年就成了每年春节前的固定行程。

赶火车,就意味着要投身春运的大潮。在那个私家车尚未普及的年代,火车成为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和游子归乡的首选交通工具。每到春节前夕,火车站就成了一片涌动的人海,这里汇聚着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他们操着不同的口音,却怀揣着同样的心情——对家的思念和对团圆的渴望。火车站的广场上,堆满了大大小小的行李,那是游子们一年的收获与对家人的心意。

出发那天,天边还未泛起鱼肚白,我们全家就早早地从睡梦中醒来。简单洗漱后,一桶热气腾腾的方便面便成了我们的早餐。在寒冷的冬日清晨,方便面的香气瞬间弥漫在小小的房间里,给即将开始的漫长旅程增添了一丝温暖。随后,我们拖着沉重的行李,坐上出租车,向着市区的火车站进发。一路上,城市还在沉睡,路灯散发着昏黄的光,街道上冷冷清清,只有我们这辆车在向着家的方向飞驰。

到达火车站时,天色尚早,整个火车站还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清冷的灯光洒在空旷的广场上,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让人忍不住打个寒战。检票口前,人们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地聚集。大家穿着厚重的棉衣,戴着帽子和围巾,只露出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有的人在小声交谈,分享着回家的喜悦;有的人则默默地站在那里,眼神望向远方,似乎已经看到了家中亲人的笑脸。

终于,检票口开始检票了。瞬间,原本安静的队伍变得热闹起来,人们纷纷向前涌动,你能真切地感受到那种摩肩接踵的拥挤。大家手中紧紧握着车票,那是回家的通行证,也是心中的希望。过了安检,走进候车厅,里面早已是人头攒动。整个候车厅虽然宽敞,但在这春运的高峰期,却显得格外拥挤。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的味道、人们的交谈声以及孩子们的哭闹声,交织成一首独特的春运交响曲。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有背着大包小包的打工者,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但眼神中却透露出对家的渴望;有带着孩子的年轻夫妇,一边哄着哭闹的孩子,一边焦急地看着时间,生怕错过火车;还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缓慢地走着,眼神中透露出对家的眷恋和对团圆的期待。

而最让人难忘的,莫过于上火车的那一刻。当火车的鸣笛声远远传来,人们便立刻起身,迅速整理好自己的衣服和行李,眼睛紧紧地盯着火车进站的方向。火车缓缓停下,车门刚一打开,人群便如潮水般涌了上去。大家争分夺秒地寻找自己的座位,狭窄的过道里挤满了人,行李箱相互碰撞,发出嘈杂的声响。有的人因为找不到座位而焦急地询问乘务员,有的人则在帮着身边的老人和孩子搬运行李。在这拥挤的车厢里,虽然空间狭小,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回家的喜悦。大家互相帮忙,互相照顾,陌生的人们因为同一段归乡之旅而变得亲近起来。

历经漫长的旅途,终于抵达家乡的那一刻,心中的喜悦和激动难以言表。熟悉的乡音、亲切的笑容,让一路的疲惫瞬间消散。走在熟悉的街道上,看着街边挂着的红灯笼,听着熟悉的鞭炮声,心中满是温暖。春节,这个承载着无数回忆和情感的节日,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归乡,更是心灵的慰藉和情感的寄托。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与家人团聚,感受那份浓浓的亲情和温暖。

如今,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们回家过年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也许不再需要赶火车,不再需要在寒冷的清晨排队候车,但那段赶火车回家过年的经历,却永远留在了我的记忆深处,成为我心中最珍贵的回忆。每到春节,那些关于火车、关于春运、关于家的画面总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在眼前,让我更加珍惜与家人相聚的时光,也让我对春节这个传统节日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它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纽带,将我们与家乡、与亲人紧紧相连。



作者简介

胡佳宜,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学生,平日喜欢写作,曾多次参与征文比赛并获得奖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