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而言,故乡永远是心中最温暖的港湾,家人则是心底最深的牵挂。40岁的宋复剑,这位在新疆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工作的甘肃会宁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野外忙碌,只有春节,才是他归乡团圆的时刻。在蛇年新春前夕,他又一次踏上了那条跨越千里、连接着工作与家庭的归乡之路。
孩子和老人是他最牵挂的
宋复剑投身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领域已有多年,他参与的项目大多位于新疆偏远的野外地区。那里的环境艰苦,条件简陋,但他从未有过一丝退缩。为了保障工程的顺利推进,他常常在荒无人烟的野外一待就是数月。烈烈的风沙、漫长的白昼黑夜,都见证了他在工作岗位上的坚守与付出。
然而,长期的野外工作也让他与家人聚少离多。一年里,他只能在春节期间回家,与父母和两个孩子短暂相聚。平日里,对孩子的思念如潮水般难以抑制,他只能通过家中安装的监控视频,看看孩子们的生活点滴。每当工作间隙,他便会打开手机,看着屏幕里孩子嬉笑玩耍、认真写作业的模样,疲惫的脸上总会浮现出温柔的笑容。那小小的监控画面,承载着他对家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牵挂。
春节前夕,宋复剑所在的项目进入了关键的收尾阶段。尽管归心似箭,但他依旧坚守在岗位上,仔细检查每一个工程细节,认真与同事做好工作交接。他深知,自己的每一分努力,不仅关乎个人的职责,更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当地居民的用水、用电需求。
归心似箭 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
腊月二十八,终于完成了手头的工作,宋复剑简单收拾了行李,带着对家人满满的思念,踏上了归乡之旅。他先是乘坐项目的通勤车,从野外工地前往城市的客运站,一路的颠簸丝毫没有影响他兴奋的心情。接着,他换乘长途汽车,看着窗外的景色从广袤的沙漠戈壁逐渐变为连绵的黄土高原,心中对家的渴望愈发强烈。最后,他登上了回家的火车,随着火车的前行,离家越来越近,他的心跳也越来越快。到达兰州后,他简单地休息后,又带着生活在兰州的妻子和两个孩子,迫不及待地赶往会宁老家,中途劳累,一路颠簸,但内心是甜的。
当宋复剑终于抵达会宁时,熟悉的乡音、街头巷尾的年味扑面而来。街道上张灯结彩,家家户户的门口都贴上了喜庆的春联,空气中弥漫着鞭炮的烟火味和美食的香气。他迫不及待地朝着家的方向快步走去,脚步中满是急切。
家中,70岁的父母早已得知儿子今天回来,早早便开始忙碌起来。老父亲站在门口,不时张望着村口的方向,眼神中满是期待;母亲则在厨房里忙碌地穿梭,一道道儿子爱吃的家乡菜摆满了灶台。两个孩子也兴奋得不得了,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时不时问爷爷奶奶:“什么时候能开饭啊?”
回到家中,宋复剑和父母围坐在温暖的炕头,唠起了家常。父母关切地询问他在新疆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他耐心地一一讲述着工作中的趣事和困难,也倾听着父母这一年来家里的琐事。看着父母日渐增多的白发和脸上岁月的痕迹,宋复剑心中满是愧疚,他暗暗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多抽时间陪陪家人。
相聚总是短暂的
晚饭后,宋复剑陪着孩子们在院子里放烟花。五彩斑斓的烟花在夜空中绚丽绽放,孩子们兴奋地尖叫着、欢笑着。看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宋复剑感到无比幸福。他想起平日里只能通过监控视频看到孩子们的生活,此刻,他无比珍惜与孩子们相处的每一刻,希望时间能够停驻。
春节期间,宋复剑带着家人走亲访友,拜访了许久未见的亲戚和儿时的玩伴。每到一处,大家都热情地招待他们,浓浓的乡情让宋复剑倍感温暖。他和朋友们回忆着儿时在这片土地上的点点滴滴,感慨时光的飞逝。尽管多年未见,但那份纯真的情谊却从未改变。
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转眼间,春节假期即将结束,宋复剑又要踏上离家的旅程,回到新疆的工作岗位。离别总是充满了不舍,孩子们紧紧拉着他的手,眼中满是泪水。父母也再三叮嘱他要注意身体,工作不要太累。宋复剑强忍着泪水,安慰着家人,他告诉孩子们要听妈妈的话,好好学习;告诉父母自己会照顾好自己,让他们放心。
在踏上返程的那一刻,宋复剑回头望了望熟悉的家乡和亲人,心中满是眷恋。他知道,无论离家多远,家永远是他的根,家人永远是他最坚强的后盾。他带着家人的牵挂和祝福,带着对家乡的热爱,再次踏上了奋斗的征程。
宋复剑的故事,是无数在外游子的真实写照。他们为了梦想和生活,远离家乡,在异地拼搏奋斗。他们的心中,始终装着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每一次的团聚,都让他们倍感珍惜;每一次的离别,都让他们更加坚定奋斗的信念。在这个蛇年春节,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亲情的珍贵、乡情的醇厚,也让我们看到了普通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桑杰才让 文/图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 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