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能投新津邓双储能电站项目建设紧锣密鼓。受访者供图

  人勤春早,开局决定走势。2月13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新经济委了解到,目前,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实现复工复产。

重大项目陆续开工企业都在忙着生产赶订单


  装载机、渣土车、挖掘机、压路机等十余台大型机械来回运转,一片井然有序的施工景象……这是四川能投新津邓双储能电站项目的建设现场。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基础开挖、厂区道路施工、雨污水管网预埋等工作。”四川能投分布式公司董事长杨昌斌介绍,项目建设同步开展多项工序,确保在迎峰度夏前并网运行,为新津经济开发区众多企业提供能源保障。据了解,邓双储能电站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规划建设100MW/200MWh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属于电网侧储能,电站线路将接入国网邓双220kV变电站,每年向电网提供约6000万度调峰电量。该项目就像一个“大充电宝”,在用电低谷储存电量到储能电池系统中,用电高峰时期释放到电网中,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为新津“园区提质增效年”注入强劲动力。
  走进位于都江堰经济开发区的四川华都核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正有序作业。据该公司生产部部长王坤介绍,目前企业生产计划已排满全年,订单还在不断增加中。
  该公司是致力于专业研究、制造核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CRDM)等民用核安全机械设备的企业。在其生产车间,工人们正通过智能化机床加工一批控制棒驱动机构零件,这些设备零件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机组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据悉,该企业预计今年产值将达3亿元以上。

产业进阶将引导城市群产业生态再平衡


  今年,是“立园满园”行动攻坚年。蛇年伊始,成都各区(市)县密集召开“新春第一会”,全面启动产业园区重大项目攻坚,同步出台配套政策及行动方案。东部新区启动26个项目,总投资约103.1亿元。新津区签约16个项目,总投资68亿元,锦江区则挂牌成立全国首个首发经济发展促进中心——锦江区首发经济发展促进中心。
  “这些新气象表明,各区(市)县都在铆着一股劲儿,在新发展格局下,强产业和兴消费,成为城市发展的两大突破点。”仲量联行成都战略顾问部负责人张雨放认为,产业园区始终是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产业进阶,将引导城市群产业生态再平衡。以成都未来产业为例,未来产业链状布局特征,形成领先的未来产业“后端”场景生态,用数据集成反哺产业成长,以场景化采购助力研发功能落地。这意味着,成都新产业场景的商业化探索将进一步赋能未来城市空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