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男士被拉去当了“保保”。

  2月13日,正月十六,广汉市一年一度的“拉保保”民俗活动热闹举行。在广汉市房湖公园和金雁公园两个“拉保保”的主会场,到处张灯结彩,人潮涌动。
  广汉“拉保保”源于民俗“游百病”和“拉保保”,由两个活动相融、发展、演变而来。“拉保保”又称“拜干爹”“认干爹”,每年正月十六这天,来自广汉以及周边成都、绵阳等地群众纷纷涌进广汉城区,聚集于房湖公园内见证“拉保保”的热闹场面。活动中,孩子家长将孩子的帽子(俗称“猪儿帽”)戴在心仪的“保保”头上,双方喜笑颜开,即表示“拉”成功。
  上午8点30分,“拉保保”活动正式开始。房湖公园十二株古柏树下,人群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满怀喜悦地在人群中“物色”合适的“保保”,“有眼缘”则成为重要的选择标准。
  “拉到咯!拉到咯!”随着人群中一阵欢呼,一位长相儒雅的男子被大家簇拥着,和孩子家长一起走向“登记处”。双方家庭登记后,一起拍照留念。“孩子刚满3个月,今天顺利拉到‘保保’,很开心!”孩子的母亲王蕊说。
  “听说广汉有个‘拉保保’活动,我们特意来玩,同时做一些学术研究,没想到被拉成‘保保’。孩子很可爱,祝愿孩子健康成长!”来自山东烟台的高校教师李全生笑得合不拢嘴。
  历经300余年的广汉“拉保保”,已从最初的民间自由活动发展为有组织的“民俗节日”。2007年,广汉“保保节”被纳入首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如今,这一民俗活动已经成为广汉市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伍勇 摄影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