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从早晨7点过卫生院开门,一直忙到晚上11点半,凌晨才上床睡觉……2025年春节,对四川万源市大竹中心卫生院临河分院的村医冉甦秀来说,是一个忙碌的春节。
因同事家中有事,她从除夕一直值班到正月初十,连续11天,几乎每天从早忙到晚。虽然卫生院距自家仅有3公里,但因看病群众多,她一直住在卫生院。除夕当天中午,她抽空赶回家和丈夫、儿子吃了一顿团圆饭,前后不到半小时,又有病人打电话找她……
▲冉甦秀为病人输液
近日,红星新闻记者前往万源市大竹中心卫生院临河分院,刚好目睹了冉甦秀现场救人,并采访了解到一名村医的辛苦不易。在这个乡村卫生院工作多年,冉甦秀已有很深的群众基础,深受群众信任,当地老百姓看病都找她。对于她工作的忙碌,丈夫谢先生也表示理解,因为他也是学医的,知道这个职业几乎没有固定作息,也支持妻子坚守卫生院守护村里老少的健康。
对于自己的选择,冉甦秀说:“只有山里人更能懂山里人,农村老人到医院看病不容易,所以农村基层医疗保障很有必要,自己刚好正在做,要做就做好。”
忙碌的一天
女病人突然休克
她紧急抢救一小时
万源市大竹镇临河村位于两山之间,一条百米宽的大河穿村而过,街道临河而建不到1公里长,大竹中心卫生院临河分院正好在街中间。春节期间,前来看病的群众来来往往,村医冉甦秀每天都从早上一直忙到晚上11点半……
▲万源市大竹中心卫生院临河分院
2月5日,正月初八,红星新闻记者来到临河分院时,49岁的医生冉甦秀正在和一对母女对话,给女孩治病。女孩母亲介绍,女儿头天重感冒不吃不喝,眼睛睁不开只想睡觉,特意来找冉医生看看,结果查出是流感,4日输液后有所好转,当天来继续输液。
冉甦秀兑好药后为女孩输上液,这时,一对中年夫妻前来问诊。女病人姓陈,丈夫陪她来看病。冉甦秀一看陈女士就说:“你脸好白,是不是老毛病又犯了……”陈女士的丈夫称,妻子就是感觉不舒服,想吐又吐不出来,出冷汗,肚子还疼……
冉甦秀问陈女士吃了什么东西?陈女士表示,中午就吃了一些凉菜,没吃其他东西。对症下药后,冉甦秀忙着为陈女士输液,时不时问她:“晕不晕,要不要输氧?”
几分钟后,她再次问陈女士,陈女士一边打呵欠一边说不晕,冉甦秀感觉不对。一句话没说完,陈女士突然趴在桌子上,休克了。冉甦秀急忙拉来制氧机为陈女士输氧,在大家帮助下将其扶到旁边沙发上躺下并盖上被子,之后又继续给她输上液……一个小时后,陈女士脸色逐渐好转,冉甦秀又用电饭煲煮了一锅稀饭,盛上一碗给她。
▲冉甦秀抢救病人陈女士
直到这时,冉甦秀心里的石头才落地。她告诉红星新闻,去年春节期间,陈女士也是这种情况,休克了,幸好她及时赶到陈女士家中,一个人忙了两个小时,才将其抢救过来,晚上12点才回家。
因为有了上次的经验,冉甦秀担心她这次休克再导致血管痉挛,先给她输上了液。她表示,山里卫生院条件不比城里大医院,关键时刻只有抢先一步才能挽回人的生命。
之后,冉甦秀对陈女士夫妇说:“去年发病后就给你们提过,到城里大医院做个全面检查,看看是哪里不对……”但陈女士后来并没有去检查。这一次,她希望陈女士夫妇引起重视,到大医院检查下。
当晚,陈女士一直在卫生院待到11点半才离开。冉甦秀打扫完卫生后,忙到凌晨才关门休息。
凌晨接到电话
村民喝下除草剂
救人忙到早上6点
2月6日早晨,冉甦秀刚开门不久,陈女士又来到卫生院输液。临河村并不大,她在医院休克被抢救的事情很快就传开了。早晨9点过,红星新闻记者看见她面色好转,询问她的情况,她笑着回答:“好多了。”
▲晚上11点半,病人走后,冉甦秀还在忙后续工作
除了陈女士的休克事件,抢救喝除草剂的村民陈某华也让冉甦秀紧张了一回。
如今已出院的陈某华称,自己因催账未果想不通,2月3日凌晨吃了头孢喝了酒后,又喝下了除草剂。家人将其找到时已是凌晨4点过。
冉甦秀向红星新闻回忆,她是在睡梦中突然接到陈某华妻子的电话,对方说陈某华喝了除草剂,请自己去救人。但临河分院医疗条件不行,只有向大竹中心卫生院转院洗胃。
大竹中心卫生院值班医生李洁介绍,当天刚好救护车出去拉病人还没回来,家属最好尽快将人送来,以免耽误救治。
冉甦秀让陈某华坐家里小车前往大竹中心卫生院,自己则骑着摩托车率先到该院与李洁医生对接,尽量为陈某华争取救治时间,待陈某华一到卫生院就直接洗胃。
陈某华妻子介绍,当天凌晨洗完胃之后,已是5点多。在征求冉甦秀的意见后,陈某华直接转入万源市中医院治疗。
冉甦秀忙完回到临河分院,已是早晨6点过,她稍作休息后,又打开卫生院大门开始一天的工作……
因抢救及时,陈某华挽回了一命,现已出院。他表示,很感谢冉医生及时帮忙。对此,冉甦秀却称,其实自己一路跟去也没帮到什么忙,只是在心理上给了他们一些安慰。
迟来的团聚
值班11天终于回家
安心和家人吃了顿饭
2月7日,同事陈先生到岗,冉甦秀从除夕开始连续值班11天后,终于回到3公里外的家中。
她告诉红星新闻,终于可以回家和家里人团聚了。当天中午,她炖了一锅羊杂萝卜,安安心心地和家人吃了一顿午饭。
▲冉甦秀和家人聚餐
对于冉甦秀春节值班,丈夫谢先生表示能理解,因为他们是学医时的校友,只是自己现在已转行,他能明白这个职业的辛苦。
上世纪90年代,从达州市中医药学校毕业后,谢先生参军入伍,冉甦秀也去了北京工作。1999年,谢先生退伍回家后当了12年村主任,之后外出打工。2000年,冉甦秀也从北京回到达州万源老家,成为一名村医。后来,相恋多年的两人结婚成家,生育一子。2015年,冉甦秀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大竹中心卫生院,后来分配到临河分院工作。
冉甦秀介绍,目前,临河村老人和小孩比较多,中青年都外出务工挣钱,一年到头只有节假日回家。春节期间,外出务工的村民回家,患流感的病人也增多,一天忙得饭都吃不上。有时,一桶方便面就解决一顿午饭,“2月4日,忙到下午4点才吃了口方便面。”
丈夫谢先生称,这个春节,一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儿子腊月二十七回家,他腊月二十八回家,一家三口难得团聚,但因务工村民回家,看病的村民也增多,妻子从早忙到晚,只在除夕赶回来吃了个午饭,差不多半小时就有人打电话来看病,她急忙放下碗筷又赶回卫生院。
谢先生向红星新闻介绍,他在宜宾一家公司上班,儿子刚大学毕业在昆明工作,由于妻子工作忙,平时是他和父亲在照顾瘫痪的母亲。原本正月初八或初九,他就要回宜宾上班,考虑到夫妻俩聚少离多,想在家里多团聚下,他已改为正月十六回宜宾上班。
“只有山里人懂山里人”
常上门为老人看病
力所能及做好农村医疗保障
据相关部门数据显示,临河村户籍人口3662人,常住人口2510人,实际在家的合计2000人左右。其中,65岁以上老人1198人,6岁以下儿童663人,高血压患者155人,糖尿病患者119人。
冉甦秀告诉红星新闻,村里老人较多,年轻人在外务工几乎不在家,2024年村里患者开始增多。
临河村距大竹镇约有10公里,因有些老人住在大山里,交通不方便,看病就医只有大竹中心卫生院临河分院最近,这个乡村卫生院也为附近的老人提供了基础医疗保障。
“只有山里人更能懂山里人,农村老人到医院看病不容易,所以农村基层医疗保障很有必要,自己刚好正在做这个工作,要做就做好。”冉甦秀说,临河分院承担了临河村周围山里老人的看病需求,她还常常上门为老人看病。因为有些老人行动不方便,就医确实困难,上山1个多小时,下山1个小时,只有打电话联系医生出诊,她就骑着摩托车上门看病。虽然辛苦,但她表示,只要对病人有帮助,自己就力所能及地做好服务。
红星新闻记者 张杨 摄影报道
编辑 张莉 责编 邓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