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博主发帖称,自己在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时,偶遇一位女性游客被困悬崖。博主担心女子在等待救援时失温,于是就放飞无人机送暖宝宝,返程途中遭遇大风“炸机”(航模术语,指操作不当或机器故障等因素导致飞行航模不正常坠地)。阿尔山市文旅部门得知此事后表示,愿意承担博主的无人机损失,还要对其进行表彰。

参与救援,无人机“炸机”

“昨天在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游玩,偶遇一位自驾小姐姐被困在山上悬崖边……等待救援时,担心她失温出现意外,我用无人机绑着暖宝宝给她送了上去,结果返程途中遭遇大风‘炸机’,好在暖宝宝送到了……”

2月3日,博主牛立群发帖,讲述自己在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参与救人的故事,引发网友的关注。


女子被困悬崖。受访者供图

牛立群今年32岁,是呼伦贝尔海拉尔当地居民,主要从事户外领队工作。2月11日,他在接受采访时讲述了送暖宝宝的经过。

2月2日,牛立群领着朋友进入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游玩。下午3点半左右,当车行至景区内蓝房子拐弯处时,一行人发现一辆车停在路边,一女子向他们挥手。

停下车询问得知,女子在进行航拍时,无人机坠落山上。“她向我求助,我告诉她山崖陡峭,上面都是雪,非常危险,得找专业的人来找回。”牛立群说,听完他的解释后,女子不听劝说,仍执意上山,“她的车上还有一个孩子。”

“大概过了20分钟,她还没下来。”牛立群称,车上的朋友饿得受不了,要去服务区吃饭。临走时,他们嘱咐孩子一定要在车上等待,不能乱跑。“到了服务区后,发现母子二人的车迟迟未到,放心不下,于是我就返回了事发点。”牛立群说。


牛立群正用无人机送暖宝宝。受访者供图

此时,女子已被困在山崖边。通过车里的小孩,牛立群拨通了女子的电话,得知她由于被困许久,腿脚已经被冻得失去了知觉,导致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好在女子此时已经拨打了救援电话。在等待救援的时候,牛立群担心女子在等待救援时失温,便用自己的无人机给女子送上了暖宝宝。

文旅局:报销!表彰!

牛立群说,就在他送暖宝宝的同时,警方也及时赶到,并立刻上山展开营救。在两位民警的帮助下,被困女子被成功救下山。“她出现了冻伤,还受到了惊吓,被120拉走,目前已经安全。”牛立群说,事后被救女子十分感激:“若非遇到你们,我不是冻死就得摔死。”

牛立群的无人机价值两万多元,“炸机”后因山高路险,无法找回。牛立群说,本想着这事就这么过去了,没想到第二天,当地文旅局就联系上了他,“他们说愿意报销无人机损失。”牛立群很激动,“这真的太暖心了,让我坚信了好人有好报!”牛立群还透露,无人机品牌方也给了他换新机的优惠方案。

阿尔山市文化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证实了牛立群的说法。负责人表示,他们的确联系了被困女士和牛立群。“两边都涉及无人机的事,我们有一个应急机制,如果游客在我们这里受伤或受损,可以先行给予一些保险上的保障。”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赞赏牛立群参与救人的行为。2月14日,阿尔山市将召开阿尔山市旅游发展年度大会,届时,将对牛立群进行表彰。

提醒:切勿盲目探险


随着户外登山运动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家门拥抱大自然。近日,记者从消防部门获悉,近期多地发生多起游客外出登山、游玩被困事件。对此,消防部门提醒,户外游玩需注意安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应合理规划路线,切勿盲目探险。

游客被困景区悬崖

红星新闻记者从云南大理州消防救援部门获悉,2月11日,一名游客在大理宾川鸡足山旅游景区游玩时,被困于一处陡峭悬崖上。宾川县消防救援局接到报警后迅速出动,通过定位和搜救,成功利用山麓绳索救援系统将游客安全救出,化险为夷。

据介绍,该名游客当日上午独自进入鸡足山景区后,未按景区指示牌和推荐路线游览,因好奇选择了一条偏僻小路进行探索。由于对地形不熟悉,加上山中天气变化较快,该游客很快迷失方向,误入一处陡峭悬崖附近,无法自行脱困。

当日13时44分,游客意识到危险,随即拨打报警电话求助,并提供了手机定位信息。接到报警后,大理州宾川县消防救援局立即出动两车12人携带专业救援装备赶赴现场。救援人员根据游客提供的定位信息,结合对地形的熟悉程度,迅速锁定搜救范围。14时37分,救援人员抵达景区,立即展开搜救行动。经过数小时的艰难搜寻,救援人员最终在一处陡峭悬崖上的灌木丛中发现了被困游客,初步确认其身体状况良好。

由于地势险峻,游客被困位置距离安全区域有较大落差,救援人员迅速架设山麓绳索救援系统,由一名经验丰富的救援人员穿戴好救援设备,沿悬崖向下探寻。救援人员成功接近游客,将救援绳索固定到其身上,并确保安全装备穿戴无误。在其余救援人员的合力协助下,被困游客被成功拉上悬崖并转移至安全区域。

经检查,游客身体状况良好,仅因长时间紧张和体力消耗显得有些疲惫。游客获救后,对消防人员的专业救援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今后一定会遵守景区规定,不再擅自偏离游览路线。


救援人员将被困游客救出。消防供图

深夜营救被困游客

2月1日,庐山秀峰景区附近有一名登山爱好者登山时迷路被困。据了解,该游客在前一天的9时40分从庐山某别墅出发,在顺利登顶汉阳峰后开始攀爬秀峰。

起初,该游客依靠手机导航,行程较为顺利。然而,随着手机电量耗尽,夜幕降临,该游客彻底迷失了方向。

经过一夜的艰难等待,2月1日清晨,该游客意外发现充电宝还有点电,给手机充电后,迅速拨打119,向消防部门求助。接到报警后,庐山市消防救援大队的救援人员立即出动,赶赴该游客被困位置救援。由于山陡路滑,加之荆棘丛生,救援人员用了4个多小时才在山林中找到这名游客,随后将其安全送到山下。

2月4日下午,14名浙江籍游客相约到庐山风景名胜区徒步登山,行至三叠泉景区附近时,其中1名游客不慎摔伤,无法继续前行。同行人员在为其进行简单的包扎后,立即拨打119求助。庐山风景名胜区消防救援大队接到求助后,立即联合公安、120急救部门进山救援。

由于游客被困在三叠泉瀑布一叠附近,瀑布水流湍急,冰冷刺骨,河底青苔湿滑。为了确保救援安全,消防员将救援绳索一端牢牢固定在岸边可靠的支点上,在水面架起一座“绳索桥梁”。当日23时,受伤游客被转移到安全地带,并送医救治。

深山搜救受伤“驴友”

“喂,是消防队吗?我在山里迷路受伤了,请你们帮帮我……”1月29日17时许,会昌县文武坝镇的一名男子爬山时不慎受伤,无法自行下山,于是拨打119求救。

会昌县消防救援大队接到报警后迅速赶赴现场救援。当日17时34分,消防救援人员抵达被困男子所在山区。“整座山过于庞大,报警的男子无法清楚地描述自己的具体位置,于是我们分成2个小队分头寻找。”会昌县消防救援大队富东路消防救援站站长罗杰平介绍。

消防救援人员为了尽快找到被困男子,借助手电筒和口哨,在茂密的山林中展开搜寻。当日18时28分,第一小队的救援人员率先找到被困男子,立即对其进行包扎止血处理,随后将其转移到山下送医治疗。

救助9名被困群众

1月26日19时24分,在鄱阳县双港镇无念岛,有9名群众(5名小孩、4名成人)迷路了,且他们乘坐的汽车陷进淤泥中无法前行。鄱阳县消防救援大队接到报警后,立即调集消防救援人员前往搜救。

据悉,无念岛靠近鄱阳湖外围,夜间气温低、无参照物,救援难度大。消防救援人员一边使用无人机侦查,一边沿无念岛外围搜寻。同时,他们开启抢险消防车照明灯,引导被困人员判断自身的大致方位,并调派拖拉机沿反方向搜寻。

当日22时43分,消防救援人员成功找到9名被困群众,确认无人受伤后,利用拖拉机将他们乘坐的汽车拖离淤泥,并将他们转移至安全地带。

小知识:户外安全指南

登山是一项亲近自然、挑战自我的户外运动,但在享受登山乐趣的同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为了确保每一次登山之旅都能平安、愉快,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一、前期准备一定要充分

1. 知识储备:在出发前,登山者务必学习丰富的户外知识,涵盖地理、气象、急救等关键领域。比如,了解不同海拔的气候特征,掌握在低温、大风等极端天气下的应对策略;学习常见危险的识别方法,如山体滑坡、雪崩等,并知晓如何在危险发生时保护自己。

2. 装备筹备:装备的齐全与合适是登山安全的重要保障。专业的登山鞋能提供良好的支撑和防滑性能;保暖衣物在高海拔或寒冷环境中至关重要;防晒装备可以抵御紫外线的伤害;帐篷则为休息提供安全空间。同时,要确保所有装备质量可靠,出发前仔细检查,避免在登山过程中出现故障。

3. 身体评估与路线选择:根据自身身体状况挑选合适的登山路线和强度,切不可盲目挑战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高难度项目。若身体不适或缺乏经验,应优先选择较为平缓、成熟的路线。

、培养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

1. 保持警惕:在登山过程中,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密切留意周围环境变化,如天气突变、地形复杂区域等。提前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心理准备。

2. 应急知识运用:一旦遇到危险,要保持冷静,运用所学应急知识进行处理。例如,遭遇失温时,应迅速寻找避风处,换上干燥衣物,及时补充热量;若发生关节扭伤,应立即固定受伤部位,避免随意搬动;若从高处坠落,可能伤及脊髓或脊柱,切勿贸然活动,等待专业救援。

3. 应急设备携带:携带必要的应急设备,如卫星电话、GPS定位器、急救包等,以便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求救和自救。

三、遇险求救与自救要点

1. 出行规划与告知:出行前制定合理的登山计划,并将详细计划提前告知家人朋友,包括路线、预计返回时间等。坚决不要擅自进入未开发、未开放的山地区域。

2. 紧急求救:一旦遇险,应第一时间拨打110、119求救电话。若通讯信号不佳,可利用灯光、镜子或反光物发出求救信号,也可在空旷处用材料摆设求救标志。

3. 结伴原则与储备分配:遵循国际通用的“4人以上结伴原则”,若有人突发状况,可安排一人陪同,另外两人结伴寻求帮助。同时,按照“433原则”分配体能和物资储备,上山使用40%,下山使用30%,活动结束后保留30%以备不时之需。

四、登山技巧与注意事项


1. 登山杖的合理运用:登山杖能有效减轻膝关节22%的承受重量,降低30%的体能消耗。上山时,可采用外八字方式登山,注意重心转移;下山时,用小碎步或小步伐,以之字形行走,双手持杖,减轻身体对膝盖的压迫,保持身体平衡。

2. 衣物穿搭与物资准备:秋季登山温差较大,遵循“热了就脱,冷了就穿,湿了就换”的穿衣规则,随身携带手套和帽子。准备救生毯、高热量路餐(如坚果、巧克力、谷物能量棒)和电解质水,背包中备好头灯等照明工具。

登山是一场与自然的对话,只有做好充分的安全准备,才能在享受大自然美景的同时,确保自身安全。让我们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次登山之旅,让安全成为每一次出行的保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编辑 孟猛 综合 央视新闻、红星新闻、上游新闻、光明网、新华日报、大江网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