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中国年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近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以“寻‘味’中国年”为主题,联动地方学习平台,面向全社会开展征文活动。

2月起,“今日闵行”微信公众号择优刊登征文作品,欢迎大家继续投稿,和大家分享你的春节故事~

(投稿请戳: )


红在心里年年高

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高级中学路茗竣

除夕半夜十一点,我和家人们正准备守岁。

上海的冬天虽不比北方,但在不开暖气的情况下也确有几分寒意。尤其是入了夜,这份寒意渐渐更浓了。

我把自己裹在棉被里,可还是免不了一个接一个地打喷嚏。

这时,母亲起了身:“我们来做红糖年糕吧!”

红糖年糕是传统的春节小吃,起源于广东粤西地区和海南,后来因为它便于制作、吃口香甜,逐渐在南方流行起来。

想到冒着热气、浇着糖浆的年糕,我的精神一下子抖擞起来。

母亲首先往锅底刷油,然后把两块事先取出的年糕下锅,顿时蹿起嘶嘶的响声。再用另一个锅装化开的红糖水,开大火炖,不久水分蒸发,锅中就留下黏稠得宛若蜜似的红糖浆。此时年糕也差不多两面煎好,恰结成一层金黄色的酥壳,便是出锅的时候了。

浇糖浆也有讲究。盘底先浇一层,下年糕,再浇一层。深红色的糖浆衬托下,更显年糕白嫩。这样浇,省了食客夹起年糕还要在盘里两面翻腾的麻烦。

于是我先尝一块。筷子间的年糕还散着白气,糖浆沿着边缘缓缓流下,滴落在盘里。一口咬下,金黄的外壳碎开,暴露出其中的白瓤,拉丝不断,须得把嘴唇抿起,才勉强咬下。入口后,最先是甜,但因红糖区别于蔗糖,所以甜得厚重甜蜜,甜得绵密,甜得暖心。再到口感,糯与脆交相呼应,有嚼劲而不粘牙,和着浓稠的糖浆一起咽下,瞬间感觉身体暖了起来。

眨眼的工夫,两块年糕已下肚。而短针也指到十二,窗外的爆竹声应时响起。春节到了。

得益于红糖年糕,我的身体不冷了。盯着盘里淌着的些许糖浆,霎时间我感觉它似乎也是一抹春节的色彩了。

春节意味着红色,意味着窗花、红包和平安节。但此时此刻,它也意味着红糖年糕的颜色。这是支持我在寒气中继续等待的颜色,是家人给予我力量的颜色,是陪伴的颜色。

也许它不似鲜红那般像火一样热烈,但它的深沉使得它更来得厚重,更来得绵密,更来得暖心。恰如亲情无言,其力量却不言而喻。

我也相信,在守岁的千家万户里,总会飘扬着这样一抹深红,静静地给人送去温暖。在上海结霜的二月,化开每家每户的忧愁。它也象征了祖国母亲的颜色,在崭新到来的2025年,以稳健、博爱的身姿前行,对每个华夏土地上生长起来的人给予最温暖的怀抱。

难忘春节的红糖年糕。红色是陪伴,红的是亲情,红的是家国之间的缎锦。

红糖年糕,红在心中年年高!


作者:路茗竣

编辑:林心怡

初审:赵若楠

复审:石思嘉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