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于今年2月6日与世长辞,享年99岁。

为了向黄老致敬,在黄老的告别仪式上,全国各地的群众自发献花告别国之栋梁。



噩耗传来,本应是举国哀悼,可是在网络上,令人恶心的一幕幕却在上演着,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一、谁才是真正的值得敬仰的明星?

打开各大媒体平台,最多的帖子就是关于大S英年早逝的消息。

不仅如此,还有关于这个明星生前生后的各种八卦新闻,真真假假乱七八糟的消息飞满天。

按常理逝者应该是被尊重的,可是好像娱乐圈并不按常理出牌。

以哀悼之名行尽娱乐之实,为了博眼球无所不用其极,各种不堪的报道霸屏,的确有些让人作呕。



然而娱乐明星尚且还有人讨论,“国士无双”却连讨论的人都不怎么有。

黄老的离开并没有在网络上掀起什么波澜,就像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一样,都在默默的奉献着自己。

悄悄的做着经天纬地的事业,离开时也一样的悄无声息,这正常吗?

黄旭华院士是民族的脊梁,值得每一位华夏儿女深切缅怀。



央视新闻还发了讣告,在这样的平台以这样的规格发布出来的讣告,有点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逝者的身份非同小可。

可是电视机前又有多少人需要拿起手机,搜索一番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究竟失去了什么。

真的很悲哀,谁才是我们应该敬仰的明星?是谁用自己毕生的心血让民族挺直了脊梁?

是该好好想想了。



二、黄旭华院士生平

黄旭华院士生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广东汕尾的一个普通人家。

生逢乱世,黄旭华院士很小就懂得一个贫弱的国家会给人民带来怎样的灾难。

因此在他还年少的时候就立志投身科技兴国的事业,希望能够为国家的强盛出一份力。

在这样的志向激励下,黄旭华院士即使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仍然苦学不辍,成功考取当时的上海交通大学。



除了学习刻苦外,黄旭华院士治学也很严谨,在大学里的学习让他拥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毕业后的黄旭华院士并没有立刻参加科研工作,而是被分配到上海招商局,安稳的工作并没有让他感到满足。

在他的心里始终揣着一个报效国家的梦想,希望自己能够用自己所学为国家的科学技术领域添砖加瓦。



机遇之门总是会向有准备的人敞开,当国家开始着手研制核潜艇的时候黄旭华院士立刻响应国家号召加入了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研制团队。

我国的潜艇研制是真正从零开始的,因为相关技术都被美俄两个超级大国所垄断,并严防死守拒绝分享。

在一片空白的图纸上绘出我国核潜艇的蓝图,真的很难很难,每一个技术难题都需要自己一点点摸索,没有任何可借鉴的资料。



就是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黄旭华院士带领着团队所有人员一关一关地闯过来,终于让我国自研的核潜艇遨游深海。

作为我国核潜艇的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对待工作一直都是高标准严要求,他自己是这么做的,对其他同志也是这样要求的。

每一个技术细节都要做到精益求精,所有的设计环节都按最高标准来要求,并且亲自把关,让我国的潜艇设计出手就不凡。



黄旭华院士除了是我国核潜艇的总设计师,也是我国潜艇事业的奠基人,没有他的无私奉献,就没有我国核动力潜艇的今天。

三、出生入死的三十年

每个国家的军事科技研发都是在保密的状态下进行的,我国也一样,所有在黄旭华参加这一团队之后就在家人中“失联”了。

就算是至亲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在做什么工作,这一走就是三十年,而且是他人生中最好的三十年。



在这三十年里,黄旭华奔走在实验室、生产工厂,试验现场,在很多技术细节都亲历亲为。

终于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制造出来了,可是这也仅仅是开始,因为海试工作能否成功还未可知。

而潜入深海的危险大家都心知肚明,毕竟这是我国的第一艘潜艇,进入压力巨大海况莫测的深海会怎样大家心里都没底。



因为一旦进入深海,哪怕有一个细小的技术失误,其后果都是灾难性的,参与海试的工作人员生还的希望渺茫。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黄旭华却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要亲自参加首艘核潜艇的海试工作。

这艘核潜艇就像黄旭华的孩子一样,他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他要和自己的孩子共赴危险。



在这次海试中黄旭华院士始终冲在第一线,在下潜过程中亲自记录各项数据的变化。

但是意外还是发生了,在潜艇首次下潜至海下300米的时候,由于水压快速增加,潜艇多处部位发出异响。

如果这时候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出现潜艇整体碎裂的事故,那么所有人都可能葬身海底。



就在这万分凶险的时刻,黄旭华院士依然保持着沉着冷静,一边观察仪器仪表上数据的变化,一边安抚大家的紧张情绪。

并指挥大家继续正常操控潜艇,最终潜艇顺利回到海面,大家化险为夷,并带回了海试的第一手资料。

目前我国不仅是世界上少数拥有核动力潜艇的国家之一,我国的核潜艇技术也是领先世界的。



正是黄旭华院士所领导的研发团队几十年的付出,才让中国的核潜艇跻身国际主流行列,中国的海洋安全因此有了保障。

黄旭华院士的一生无愧于国家,可是对家人他的遗憾很多,失联的三十年里,他是国家的栋梁,却不是好丈夫、好父亲、好儿子。

孩子的成长他没有参与,父亲离世葬礼也没能参加,甚至在解密他的工作之前,所有人都不知道他究竟在做什么。



人的一生太匆匆,黄旭华院士在99岁高龄离开了,他用人生最美好的三十年,让祖国在深海有了尊严。

结语

黄旭华院士用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为中国军事科技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事迹应该被永远铭记,他留下的科技财富和奉献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军工人。

像黄旭华院士这样的人才是最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的事迹才是最应该被传颂的。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