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日本防卫省拍到了不同寻常的画面:48小时内,解放军连续出动反潜巡逻机,对东海方向的某处海域进行反复筛查。
日本媒体给出了一种推断,称这是一场中国对美军核潜艇的“猎杀预演”,显示解放军的反潜体系已经有能力让美军的“大黑鱼”无所遁形。
反潜体系
近年来,中国反潜体系在不知不觉间完成了全面进化,搭载环视雷达的反潜机能够探测深海目标,通过和卫星与指挥中心实时共享数据,形成发现、定位和追踪的闭环链路
另一方面,在水下的无人潜航器以及海量的浮标式探测器,借助由无人装备共同构成的三维布控系统,进一步织密这张立体侦察网。
而在太空中,卫星群也在进行全天候的监测,重点捕捉核潜艇的活动轨迹。
想当年,美军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以其惊人的静音能力被称作“海洋黑洞”,但在现代反潜机的侦测技术下,美军的技术已经不再可靠。
这不仅降低了美军潜艇隐蔽进入台海或南海的概率,其突防成功率更是从冷战时期的70%骤降至18%,严重限制了美军的战略机动。
从这一点来看,解放军的反潜能力已达到“区域拒止”的水平,美军被迫把主要活动范围后撤到第二岛链,潜艇的战术从“前沿威慑”转为“防御游弋”。
美军核潜艇
这种战略上的巨大转变对美军心理亦施加了莫大的压力,海军高层曾直言“我们的潜艇指挥官现在要花60%的精力思考如何生存。”
对于我们来说,对周边海域情况的掌握,不仅切断了美日潜艇对台海登陆舰队的侧翼威胁,还能扼守巴士海峡,阻止美军在南海的分布式作战部署。
随着解放军能够实时掌握外国潜艇动向,在国际法理斗争中,中国拥有了新的筹码,任何不当的“无害通过”都会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从这一点来看,解放军反潜巡逻机在琉球海域的巡逻,不仅是战术上的反潜演练,更是一种海权的昭示。
中国正运用技术革命重新定义海洋控制权,而美军潜艇从猎手沦为猎物,这改变的不只是一次战术态势,而是整个西太平洋的力量平衡。
中国反潜实力提升对美军潜艇的活动形成限制
较之航母对决,这场没有硝烟的深海暗战对21世纪的海权归属也许更具决定性意义,对于我们而言,这张反潜网既是国家主权的坚固盾牌,同时也是迈向深蓝的新通途。
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场关于海洋力量的全新博弈轰然展开,而崛起的中国在这条前进的道路上,正以技术为撬杠,重塑海域话语权,开启一段属于自己的海权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