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抗战的最危险对手,冈村宁次提出三光政策


1937年,日本开始全面侵略中国。

1937年8月,八路军改编后迅速进入华北敌后战场。抗战初期,日军主要在正面战场作战,八路军发展到40万人。

抗战头几年,日军没有针对八路军作战。1941年,冈村宁次担任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八路军迎来了最危险对手。


冈村宁次是日本军中著名的“中国通”。

1917年,他在日本驻华武官处工作了2年。1919年回国后,长期供职于陆军参谋本部,研究中国情报。

1925年到1927年,又担任北洋军阀孙传芳军事顾问,参与中国内战。

1932年,冈村宁次担任关东军副参谋长,参与炮制的《治安警察法》,制订了一套围剿抗日义勇军的血腥政策。


冈村宁次的指挥下,关东军50000人马以“步步为营,重点突破”的作战方针,分地域逐次展开,向义勇军发动了规模空前的大“扫荡”。

东三省的各部抗日义勇军遭受了重大损失,多数部队先后被剿垮,无数义勇军战士牺牲。


冈村宁次对八路军进行扫荡,提出了“三光政策”,该政策将对平民的杀戮、抢掠和烧毁彻底制度化。

冈村宁次的部队在华北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扫荡,不仅摧毁了大量的村庄和城市,还造成了数百万平民的死亡。

最为严重的是,冈村宁次在1942年发动了对冀中和太行山区的攻势。


短短几个月内,解放区的原住民数量骤减,人口从一亿减少到仅剩五千万。

1943年,冈村宁次策划了一场针对中国太岳区的“铁滚扫荡”。

冈村曾在日本参谋本部面前称这场扫荡会强迫共军背水一战,甚至打算在太行山区创建一个“山岳剿共实验区”。


彭德怀1945年2月在延安华北工作座谈会上曾深有感触地说:“冈村宁次的这一套极其残酷复杂的形式、方法,我们都是一直不熟悉的,这套办法给我们造成的痛苦是很大的,也因此被动。

抗日战争末期,冈村宁次任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

日本战败投降,他与国民政府达成了合作协议,下令日军向中国国民政投降,将日军的武器和装备交给了国民政府。

冈村宁次是日本侵华的首要战争罪犯,但受到国民政府的庇护,未受法律制裁。

在解放战争时期,他被聘为蒋介石的军事顾问, 参与策划对解放区的进犯。


1949年1月,被国民政府宣判“ 无罪”。1950年被聘为台湾“革命实践研究院”高级教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