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红军一共有三大主力部队,分别是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土地革命时期,这三大方面军长征的时间并不一致,因此,鲜少有人都参加过三大方面军的长征。不过,少并不代表没有,比如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人,就是跟随三大方面军参加过长征的干部之一。



这个人就是李井泉。李井泉出生于1909年,江西临川人。青少年时期,李井泉就追求进步思想,向往真理与光明。1927年春天,他参加了共青团,1930年,李井泉转为正式党员,也是这一年,他被调到红一方面军工作,担任了红一方面军总政委办公室秘书等职务。

在这之后,李井泉跟随红一方面军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他跟随红军主力踏上了长征之路。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此后为了加强红四方面军的建设,一批红一方面军的干部被调到红四方面军,其中就包括李井泉。



到红四方面军后,李井泉担任了红九军军部政治协理员,张国焘率领红四方面军南下时,李井泉也被迫南下,南下期间,他坚决反对张国焘的分裂主义,并坚持与张国焘进行斗争。另外,红四方面军南下期间虽然歼灭大量敌人,但自身亦有较大损失,最终在一众有识之士的坚持下,红四方面军重新北上。

1936年6月,红二军团、红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此后红二方面军成立,李井泉被调到红二方面军,担任了红二方面军二军团四师政委,继续跟随红二方面军长征。1936年秋天,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李井泉也取得长征的胜利。



抗日战争时期,李井泉担任了120师358旅副旅长、政委以及抗日军政大学总校政委等职务,在创建大青山抗日根据地以及为前线输送抗日军政干部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抗战胜利的功臣之一。解放战争时期,李井泉参与指挥了绥包以及挺进西南等战役,西南解放后,他留在川西行署,担任了川西行署主任等职务。

1952年,李井泉担任了四川省委第一书记(相当于今天的四川省委书记),全面主持四川的工作。任职期间,李井泉领导了四川的剿匪反霸、镇反、“三反”、“五反”等一系列社会主义改造工作,为经济的恢复与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0年,李井泉又兼任了西南局第一书记,当时恰好是经济困难时期,李井泉从大局出发,带领四川群众节衣缩食,向国家贡献了300亿斤粮食渡过困难,为顾全大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李井泉也致力于发展四川省的基础工业与国防工业,改变了西南地区的落后面貌。

时间很快就来到1966年,十年浩劫开始。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中,李井泉也受到冲击。1967年,58岁的李井泉被宣布撤销一切职务,此后他受到更为猛烈的冲击。不过,李井泉始终保持着一个党员的崇高气节,与造反派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1973年,李井泉当选为第十届中央委员,1975年,他又担任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2年,李井泉进入中顾委,担任了中顾委委员、常委等职务。晚年的李井泉继续致力于新时期祖国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并积极献言献策。1989年,李井泉因病去世,享年80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