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娘,你的不孝儿子回来了!”
一位穿着军装的人来到一座破落的房屋中,他强压住自己颤抖的双手,敲响了屋门,随后一位头发雪白的妇人将屋门打开,只见这位军人扑通跪在了地上,老人急忙把他扶起来:“你是....”
军人的眼泪在此刻已经流了下来,他小心翼翼的握住老人的双手:“娘,你不记得我了吗,我是你的不孝儿。”
老人为何对这位军人没有印象,他真的是老人的孩子吗,这位军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少小离家老大回
1947年,离家多年的郑国仲终于再次回到自己的家乡,虽然多年未回家可家乡的道路完全没有变样。“村口来了一位穿军装的人”村民一传十十传百,大家对这位穿军装的人感到十分好奇,不一会儿的功夫村口围满了人,大家议论纷纷,突然周围有一个人说道:“我看这个人怎么这么眼熟。”大家纷纷猜测此人来他这里的真实目的。
郑国仲凭借着自己的记忆,向村子后方走去,走了不一会的功夫他就来到了一所房子面前,房屋外面用泥土垒的墙早就变得破烂不堪,他推开虚掩着的大门。走到屋门前,轻轻的敲响屋门。
一位老人打开了屋门,郑国仲看到老人后一把跪在了地上:“娘,你的不孝儿回来了。”老人的眼睛已经老花,凑上前看自称自己儿子的军人:“你找错人了吧,我的儿早就战死了!”
“老婆子,谁呀”话音刚落,郑国仲的父亲也从屋屋子里走了出来,父亲的身体十分瘦弱,头发也变得雪白,郑国仲的心就像被针扎了一样,他再次跪在了地上,对着自己的父母磕了几个响头:“爹、娘是我,您的儿子国仲,我没死。”
两位老人颤抖着双手将郑国仲扶了起来,母亲用她那满是皱纹的双手抚摸着自己孩子的脸,母亲哽咽的说道:“十几年啊,娘都以为你死了。”说罢,两位老人与郑国仲相拥而泣。这个场景在郑国仲的脑海里不断上演,这一次他终于可以在现实中与自己的父母相拥。
郑国仲自打出生以来就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但他依旧对自己的生活充满希望,为了帮助自己的父母减少压力,郑国仲从小就开始跟随父母一起下地干活,渐渐的郑国仲认为一家人都把一些交给土地的方法是行不通的,于是他在县城里找了个裁缝店做工。
但是裁缝的要领郑国仲还没学到他就被现实所打败,在当时人们连吃一顿饱饭都是奢侈,怎么会有心情来缝制衣服呢,这个为困扰了郑国仲许久,他实在是找不出这道问题的答案,直到1929年。
这一年,红军招兵来到了郑国仲的家乡,回到家乡种地的郑国仲听到这个消息后连跑到招兵处表示自己要报名,他在这次之前已经错过一次参军的机会了,这次的机会他绝对不能在放走!
郑国仲来到报名处,上次报名因为年龄太小,再加上父母的阻止所以郑国仲错过了,吸取了上次失败的经验,这一次他故意把自己的年龄说大了几岁:“我今天过完年就满十八了,我已经够资格了。”
报名处的红军看着他稚嫩的脸庞自然不相信他的说辞,便说道:“你确定要参军吗,咱们来到部队可不是去享福的,而是去打仗!”郑国仲十分确定自己内心的想法:“上一次,我来报名的时候你们嫌弃我年龄小,这一次我长大了几岁,我完全确定自己要参军。”
红军看见郑国仲如此执着,便在报名表上写下了他的名字,开心之余郑国仲开始作难,前两年他也想是去报名参军,只不过自己的父母极力阻止,他们知道打仗辛苦,也知道儿子去参了军意味着什么。
郑国仲担心自己的父母这些也会阻止,一狠心,选择不告诉自己的父母。对着自己家的方向磕了几个头就走了。
参军立功
郑国仲参军之后就遇上了国民党的大肆围剿共产党,在此期间红军可谓是元气大伤。郑国仲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多次带领战士化险为夷,郑国仲本就是为了打败这些地主恶霸还农民一个良好的生活而参军的,因此在作战的时候郑国仲十分勇猛。
郑国仲在16岁的时候就参了军,当他当上团长的时候也不过只有21岁。郑国仲在红军长征期间,曾指挥作战我军歼灭了川军的一个旅。1942年的苏亭伏击战,郑国仲带着军队成功伏击了小日本。
郑国仲收到情报,他得知日本鬼子的物资运输车队会经过苏亭,郑国仲听到了激动的拍桌子:“好他个小日本,这次我们让他们有来无回。”
郑国仲带着战士们来到了伏击处,此时日本车队还没有到达,他让战士们埋伏在各处等待机会,不一会前去勘探的情报员回来了:“团长,我在前方看见小日本的车了,那上面都是从各处抢夺的物资,大概有三四百个小日本。”
听到这话的郑国仲信心倍增,情报员紧接着又说到:“我看苏亭是个埋伏的好地方。”随后郑国仲就带着部队来到了苏亭:“是个好地方,咱们的战士在两端进行埋伏,只要小鬼子进了咱们的包围圈,保准是有来无回。”
郑国仲将战士们的伏击点全部安排好, 之后他们便安静的等待小日本,战士们连大气都不敢喘,安静的爬在伏击点,他们一大早就来到了苏亭准备埋伏,可一个上午过去还是没有看见小鬼子的身影,尽管如此,战士依旧听从命令,安静的埋伏。
两个小时又过去了,终于战士们听到了汽车的引擎声,战士们表面啊风平浪静,其实内心早就按耐不住,郑国仲看着小鬼子一步步走进他们的圈套,内心也是十分激动。不过他现在还不能下令,因为小鬼子还没有全部进到包围圈。
郑国仲看见走在前面的日本军官优哉游哉的坐在马上,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在等等,再等等。”郑国仲心中默念。当他看见日本的大卡车出现在自己的视线时,郑国仲手一挥,战士们将埋在路两边的地雷引爆。日本鬼子被突如其来的袭击吓坏了,乱成了一团,车、马、人都挤在一起,郑国仲拿出手枪对着天空开了一枪。
“冲啊!”战士们接受到信号,埋伏了这么长时间战士们都憋坏了,看见小鬼子后战士们拿着枪疯狂的他们进行扫射,小鬼子完全招架不住,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我军就扰乱了敌人的阵脚,虽然歼灭了大部分敌军,但是还是有漏网之鱼逃脱。
挺近大别山 路遇家乡
1947年解放时期,郑国仲已经成为了第三纵队九旅旅长,郑国仲收到党组织的命令跟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也因为这次让他获得回家乡的机会。
挺进大别山的队伍会经过郑国仲的家乡,他向党组织请求回家乡看看,得到组织允许后他启程前往自己的家乡。这才有了文章开头郑国仲认亲的场面。
因为郑国仲一直在前线作战,无法和家人取得联系, 郑国仲的父母便以为自己的儿子已经牺牲在战场,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不仅没有牺牲还成为部队旅长,和父母短暂的见面后,郑国仲因为身上有要务在身,便再次和父母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