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总结2024年法院工作,部署2025年主要任务,号召全国法院严格公正司法、做实定分止争,切实扛起“最后一公里”的职责使命。会议从5个方面为2025年工作下达了“任务书”、描绘了“路线图”、明确了“时间表”,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主动对标对表,自觉强化政治责任、法治责任、审判责任,紧扣中国式现代化履职尽责,守正创新奋力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以实干担当促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
守政治方向之正,创党建统领之新,着力固根本、铸忠诚。审判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作为首要原则、根本要求、实践要义,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提升党的领导力、组织力。把“讲政治”作为衡量工作的首要标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时刻绷紧政治这根弦,凡事突出政治标准、强化政治要求、考量政治因素、注重政治影响,把政治自觉、法治自觉融为一体,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到善于从政治上看、精于从法治上办。
把“抓融合”作为践行使命的检验标尺。健全抓党建带全局工作体系,深化“党建﹢审执”深度融合互促机制,坚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党建的“战场”和党员干部的“考场”,推动党建与审判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将党的领导落实到审判执行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让“守纪律”成为忠诚干净担当的底色标签。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以铁的纪律锤炼坚强党性。严格落实全面从严管党治院主体责任,坚持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反腐,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扎紧制度铁笼,层层传导压力、紧紧压实责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管理体系,确保审判权、执行权行使不脱轨、不逾矩。
守目标导向之正,创实干担当之新,着力展作为、见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人民法院要自觉把审判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大局中考虑,在公正司法基础上,一体抓实案件审理、服务治理、审判管理,以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管理促推案件审理与服务治理融合贯通,以高质量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高质高效加强案件审理。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惩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犯罪,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发展新质生产力保障机制,综合运用民事、行政、刑事等多种手段,防范化解经济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重大风险,依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秩序。有力有为助推社会治理。牢固树立“抓前端、治未病”理念,深化对案件背后反映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和趋势的分析研判,注重发挥司法建议作用,凝聚治理合力。积极发挥典型案件引领、警示、教育功能,以个案审理促进良法善治,促进将问题化解于无形,将纠纷在前端妥善解决。
全时全段强化审判管理。把牢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检表”定位,构建大审判管理格局,做实动态监测、定期会商,贯通面的管理和点的整改,以科学的管理促进提质增效、定分止争。全面落实院庭长法定监督管理职责,加强对“四类案件”监督管理,通过严格加强案件阅核,强化案件质量把关,指导、规范审判工作。
守宗旨取向之正,创司法为民之新,着力保民生、出实绩。法治的根基在人民。人民性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最鲜明的品格,深刻回答了法治建设“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重大问题,科学指明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立场。坚持人民性是人民法院永葆本质属性的关键所在、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所需、履行公正司法的职责所系。用心用情办理好关系民生的“小案”。牢固树立“如我在诉”意识,始终“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依法妥善审理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社保等民生案件,以“求极致”的精神做实定分止争。健全完善群众性劳动争议化解机制,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推动环境资源“三审合一”,守护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持续发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难事”。坚持“有信必复”,树牢“就是头拱地也要把人民的事办好”意识,落实常态接访、定期下访、重点约访措施,带着感情与责任办好每一件信访诉求,努力解“法结”化“心结”。优化诉讼服务,加强“一件事一次办”便民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人民群众司法便捷性和满意度。不偏不倚做好困难当事人的司法救助工作,发挥司法救急解困的民生保障作用。
久久为功贯通好权利兑现的“堵点”。深化审判权与执行权分离改革,精准适用指定、提级、督促等方式,做实交叉执行工作,最大限度化解积案、攻克梗阻、激发效能。注重强化立审执的协同配合,综合运用“繁简分流”提速、限消失信倒逼、打击拒执惩戒等强制措施,深入推进涉民生案件执行、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等专项行动,着力提升执行完毕率和执行到位率。
守改革指向之正,创提质增效之新,着力抓落实、谋突破。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也是推动法治建设阔步向前的重要法宝。人民法院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狠抓改革任务的“九分落实”,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干警的新期待。把握司法规律重引领。在推进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中,要准确理解党中央决策部署精神和司法改革政策的本质要求和价值导向,一体把握审判权力运行规律和审判管理规律,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升司法效率、增强司法公信力。抓实机制创新提效能。全面落细落实人民法院“六五改革纲要”,将严格落实改革要求与主动探索创新相结合,因地制宜研究探索符合工作实际的改革举措,积极主动“立”、扎实稳健“破”、开拓创新“试”,不断推进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打通束缚审判工作现代化的堵点卡点。
推进科技赋能强保障。我们应主动融入法院“一张网”建设,深入推进数字技术与审判工作深度融合,推动审判模式、诉讼流程、监督管理、诉讼服务等数字化、智能化,丰富实践场景运用,通过技术赋能实现理念和技术“双融合”,推动质量和效率“双提升”、便民和易审“双满意”,促进司法更加公正高效。
来源:人民法院报·2版
作者 :胡红军(作者系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责任编辑:刘 洁 |联系电话:(010)67550743|电子邮箱:pinglun@rmfyb.cn
新媒体编辑:孟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