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的横空出世,杭州科技 “六小龙”的崛起,连带着深圳也来了一波舆论关注。
有关Deepseek为什么在杭州不在深圳的类似讨论,此起彼伏。
1.无质疑,不深圳
舆论关注甚至质疑,对深圳来说,其实一点都不奇怪,甚至可以是意料之中预期以内。
没有才不正常。
因为在人们心目中,深圳是科技创新的代名词,是硅谷的中国复刻版,Deepseek这种惊天动地的创新杰作,就该是你深圳弄出来。
没弄出来,就是你的不对。
有点冤对不对,哪有一个城市能把所有的创新都包办了的?
但换个角度说,这是多大一份期许和期待呢?
能够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创新首选,让大家念念不忘的,这也是本事。
即使让自己亚历山大,也得扛起这份念念不忘。
质疑乃至批评,对深圳其实是好处多多。
深圳就是在质疑声音中一路走来的。
深圳特区的诞生之初,本就是倒反天罡的存在,一路也是不断地突破现状羁绊,被很多人视为“离经叛道”。
好不容易产业有些亮点,站稳了脚跟,却又因为原创能力不足背负“寨都”之名好多年。
熟悉历史的人都懂,由质疑深圳引发的大讨论,不是一次两次。
1980年代的“深圳特区失败了吗?”,1990年代的“特区还要特下去吗?”
2002年,《深圳会被谁抛弃》的网文,比现在的10万+,还要+的多。
2015年,《深圳,你需要静静》的推文,刷爆社交媒体平台。
有过“寨都”的名号,但如今“深圳制造”早已经脱胎换骨,走向全世界;有过“文化沙漠”的帽子,但如今深圳的文化产业早已经在全国雄踞一方。
让人始终质疑的教育、医疗短板,深圳正用拼命建大学建医院来追赶。
对于深圳来说,当下的质疑分正反两面看,都是好事。
从好的方面来说,作为尖子生模范生,考试成绩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就是理所当然,哪门功课没做好,或者没名列前茅,被批评被质疑也是理所当然。
这是深圳应该欣然面对的现实。
从不好的一方面来说,作为一个年轻而又迅猛发展的城市,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包括在产业布局上,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处处领先,总有许多需要向其他城市学习借鉴的地方。
这是深圳应该坦然接受的现状。
质疑中一路走来的深圳,有质疑,就是有预期和赶超的方向。
哪天没有了质疑,在人们心目中成了干好干坏都无关紧要的存在,才是深圳应该恐慌的时候。
2.人工智能,不是一切
回到关于Deepseek引发的讨论本身。
首先必须承认,在深圳没有Deepseek这个问题上,没啥好说的。
有些观点非要从深圳AI发展上去找补为深圳辩经,其实没太大必要。
深圳的AI发展当然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但是在舆论场上,强也好,弱也好,都不重要,大众的认知已定。
至少在目前,面对手握Deepseek王炸,又有科技六小龙顺牌的杭州,哪个城市非要去抢杭州的地主,这牌就是没法打。
有没有是一回事,大家认不认是另外一回事。
就好比此时非要去跟“制造”出《哪吒2》的成都比动漫,比得了么?你还能说的过几亿哪吒粉丝?
其次还得看到,人工智能不是全部。
杭州有了Deepseek、“六小龙”的风光无限,不等于深圳就被压过了风头。
科技创新,本就是江山代有才人出。
以前是各领风骚三五年,如今已经快进到各领风骚三五月就不错了。
没有谁能一直独立潮头,也没有哪个城市能包打天下。
杭州有杭州的“六小龙”,深圳有深圳的成千上万科技创新潜力企业。
回到AI上,牛逼的模型和技术,必须在实体应用中实现落地转化,才能更好更大地体现出价值。
AI的竞赛,才刚刚开始,后续的落地应用,还得看谁能用的好用的妙,深圳强大的工业体系,是有优势的。
因为作为工业第一城的深圳,有着让AI技术更好地服务更多产业和企业的广阔天地。
况且,AI不是发展的全部。
就像马云说,AI会改变一切,但这不代表AI能决定一切。
深圳的目标,AI是重中之重,但不是唯一。
深圳的产业目标,是20+8,是网络通信、高端制造、生物医药、海洋产业等全方位前进。
所以,深圳要有紧迫感,但也不用太焦虑,,稳扎稳打加油干就是了。
毕竟,这么多年的产业浪潮,深圳企业都有一个特点,不一定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却能做长期摘果子的。
中兴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莫不如此。
总结下个人感想:
当质疑来袭,深圳不必怕;杭州的好,深圳肯定会学;杭州和深圳,必定是一起创新一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