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上午,四川省2025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在成都举行,全省参加本次现场推进活动的重大项目共2956个,总投资11318亿元。成都市380个项目参加本次现场推进活动,计划总投资2086.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88.2亿元。
按投资规模分,成都市参加现场活动的重大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225个、计划总投资2032.4亿元;十亿元以上项目61个、计划总投资1424.0亿元;三十亿元以上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689.5亿元;五十亿元以上项目6个、计划总投资425.7亿元。
按行业类别分,创新及产业发展项目140个、总投资957.1亿元;基础设施项目123个、总投资204.4亿元;民生社会事业及其他项目117个、总投资924.9亿元。
超2000亿元投资规模的重大项目融入成都经济基本盘,将以重大产业化项目落地提升城市发展产业能级,以重大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实施提升城市宜居配套水平,直接带动社会就业、推动经济增长。
今年一季度,成都有哪些重大项目?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部分成都的重大项目相关负责人,来听听企业家们都说了啥。
打造飞机心脏“试炼场”
让低空经济产业多点开花
现场,一台台大型机械设备整齐排列,施工人员也已整装待发。另一侧,多款不同推力的高性能轻型涡轮航空发动机惊艳亮相……热闹的氛围,书写着成都拼经济搞建设的决心和干劲。
“我们现在所在的区域(在四川崇州经济开发区内),未来这里将成为航空发动机的高性能测试平台。换句话说,这个平台能为新型飞机动力的研发提供‘试炼场’。”中发天信(四川)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臣介绍,今天(2月13日)开工的项目是中发天信轻型航空发动机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航空发动机高性能测试平台,用于模拟航空发动机空中性能环境测试,项目计划于2027年投入使用。
现场展示的航空发动机
谈及项目落地成都的原因,刘臣表示,对产业生态发展来说,成都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生态链,且优势显著。同时,成都也是年轻人喜欢的城市,不仅生活安逸,而且高校云集,拥有众多航空领域的人才,有利于公司人才招引和培养。他个人也表达了对这座城市的喜爱,“我每次来到成都,都希望能在这里生活。”
“随着成都低空经济的布局和发展,相信未来会有更多无人机、飞行汽车以及低空飞行器等新兴领域的产品需要进行发动机研发测试,这将是一个广阔的蓝海市场。”刘臣坦言,作为产业链重要企业,未来将带动更多航空发动机企业聚集、落地于此,助力成都低空经济飞得更高、更远、更安全。
该项目的落地将为成都带来什么?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动力专家刘大响表示,航空发动机是推动飞机飞行的动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类实验平台将为航空发动机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更为科学的验证手段,有助于推动低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创新。对于崇州而言,是很有意义的。”
值得一提的,还有此次集中开工的成都鸿源航空动力制造有限公司总部项目。其公司负责人透露,项目建筑面积一期80亩,总投资6亿元,计划一年内建设完成,2026年投入生产。未来,项目所在地将作为公司总部,承担研发和生产职能,主要生产航空发动机以及相关产业配套产品。“园区产业配套基础比较好,交通也很便捷,从前期沟通到落地都得到各级部门的支持,这种温暖的营商环境,让我们有信心在成都做大做强。”该负责人表示。
优化产业生态强链延链补链
让“成都造”更硬核
把视线聚焦到成都的部分重大项目,其中,包括西部集成电路材部装创新综合产业园项目、武侯区悦湖之芯产业园项目等。
“材部装创新产业园位于成都高新区,占地面积约170亩,总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计划2027年建成投用,产业聚焦配套晶圆制造链主项目的核心设备、零部件及材料等集成电路产业链支撑环。”成都高投电子集团主要负责人介绍,“项目将聚焦供应链、人才链、金融链、创新链‘四链融合’,围绕‘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工作目标,建成集孵化、研发、中试、测试、制造为一体的产业创新综合体,建成后可实现重大项目备份、 集成电路产业链供应链备份,进一步支撑国内泛半导体产业发展。”
西部集成电路材部装创新综合产业园项目效果图
为何选择落地成都高新区?该负责人介绍了成都的三大优势与特色:一是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破万亿,在ic设计、封装测试等领域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产业优势;二是近年来本土企业在半导体设备、材料等细分领域发展迅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和特色优势;三是晶圆制造链主项目的配套零部件、设备及材料国产替代率在川发展空间巨大。
“未来将发挥晶圆制造链主项目对材部装企业的牵引带动作用,瞄准关键设备和零部件、核心材料以及服务配套等细分领域,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 左右岸企业在产业园内聚集发展。”该负责人表示,园区将重点引进具备国产替代和自主创新能力、 满足晶圆制造链主项目配套和国产化率需求的细分领域领军企业入驻,“这个项目也是成都开展‘立园满园’行动、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另一边,武侯区悦湖之芯产业园项目传来新进展。“项目位于成都市武侯区金花桥街道,总占地约232.52亩,计划总投资约40.78亿元。”成都武侯资本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分三期开发,共涉及七块地块,总建筑面积27.12万平方米,已完成总体方案设计,其中一期工程已完成施工监理招标,近期已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创新能力的提升注入新动力。”
武侯区悦湖之芯产业园项目效果图
据了解,该项目聚焦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旨在打造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产业示范场景。
作为武侯区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悦湖之芯产业园将构建一个集科技创新、产业孵化、人才汇聚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为主导,助力区域电子信息材料产业生态圈的构建。
红星新闻记者 钟茜妮 赵雨欣 摄影记者 王勤
编辑 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