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房地产等固定投资保持低位,商用车依旧会有减库存压力,新能源在海内外市场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日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作主题演讲,对2024年商用车行业发展、市场结构调整等方面进行了深度解读。通过这些分析和预判,不难洞见2025年商用车尤其是中重卡市场的发展趋势。
请看方得网整理报道。
传统引擎“动力不足”
“2025年我国GDP增速或为4.7%,经济增长的压力较大。”在报告中,崔东树如是说。随着经济增长动能转换,长期支撑中国商用车尤其是中重卡行业快速发展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低位状态。传统“马车”动力“不足”,一定程度将影响2025年商用车市场。
房市起则卡车行。车市与房地产有极高的相关性,尤其是商用车与房市呈正相关,这已成为过去近20年来的发展经验。
在2016年以前,中国房屋销售面积大约在10-12亿平米,销售额在8万亿左右的规模。2015年“3·30”新政的出台推动了楼市的爆发增长,房屋销售面积从巅峰时的12亿“脱缰式”扩张至18亿平米,销售额从8万亿增长至18万亿左右。
爆发增长之下,楼市价格水涨船高,地方政府财政也得到了强力补充。据财政部数据,2015年土地出让金为3万亿,2021年为8.7万亿。雄厚的地方财政带动了钢筋、玻璃、水泥等重载物体的超强增长,也促进了下游商用车市场蓬勃发展。2016-2020年,中重卡市场销量从95万辆增长至178万辆。
同步增加的还有居民的债务水平。2011年居民债务规模约为8万亿,2022年这一数字倍增到46万亿左右。从居民居住情况看,2020年统计平均每户家庭有2.5套房子,每户面积超过92平米,而且大部分家庭都住在2000年以后的建房上。房地产的超前发展形成了中国居住水平超前发展的态势。
而近年来,随着国家“控制供给、保护居民资产负债表”态度明晰,房地产投资按下“减速键”。2022年-202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分别为-10%/-9.6%/-7%(预测),2025年预计增速为-6%。而2024年中重卡销量也随之回落至98万辆左右。
中重卡市场结构加速调整
尽管2025年房地产等固定投资或难以成为中重卡市场复苏的“强心剂”,但行业内部的“新生”力量蓬勃发展,正加速中重卡市场结构调整。
2024年重卡行业与2023年总销量基本持平。其中国内同比略有回落,出口保持增长。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重卡市场运力保有量持续出清,客户活跃度同比回升,显示着重卡市场环境正逐渐修复。
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重卡市场保有量减少至800万辆以内,牵引车活跃度由2023年62%回归至2024年的66%,客户活跃度回升,市场环境得以改善。
从动力结构来看,油气电“并驾齐驱”成为当前能源结构转型的突出特征。2024年燃气车占比持续升温,销量同比增长16%,渗透率高达33%,渗透率较2023年增长7%。而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134%,渗透率超过13%,渗透率较2023年增长7%。新能源重卡细分车型中,自卸、搅拌渗透率较高,而牵引车渗透率提升至16%左右。
从客户需求来看,运输环境内卷,客户收益仍在低位。客户群体日渐“报团取暖”,散户被快速整合,客户组织化,车队、平台客户崛起。
而从车型需求来看,2024年对价值型产品的需求提升至68%,而引领型产品占比下降至32%,用户对TCO生命周期成本更为关注。
2025年行业向好的新机遇
综合来看,2025年无论是政策还是市场环境,包括行业发展本身都有多方面机遇值得关注。
首先,从国际环境来看,美国政府换届或优先兑现减税、加大能源供给以降低通胀等竞选承诺,因此内政或为其优先处理项,国际政治环境或趋于稳定。
其次,政策支持为商用车市场助力。包括“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等。行业预计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有望扩容至2万亿,若其中3000亿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则较2024年增量资金1500亿元,将有效拉动消费需求,预计2025年社零增速约4.5%。
此外,重卡市场逐渐以换购为主要特征,而西部地区存在巨大增量空间。2023年商用车纯增量约40万辆,报废转出比为86%。2024年商用车市场上半年强力增加,而下半年处于减库存的状态。
行业判断2025年依旧存在减库存压力。从地区来看,辽宁、湖南、江西、黑龙江等省份报废转出比超过100%,基本以老旧货车淘汰更新为主。而甘肃、新疆、四川、青海等省份报废转出比在70%以下,可见存在巨大增量。
最后,在车型上,燃油车与新能源车都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崔东树指出,一方面,“石油枯竭论”未被证明,石油资源依旧具有巨大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新能源商用车以及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有效解决行业高能耗、成本高的痛点,同时也进一步降低工作强度和成本,并有效提高货车运营的安全性。预计2025年中重型车电动化销售渗透率及保有量渗透率分别为6%和2%,2035年预计将提升至41%和26%。
“新能源车全球约有66%的产品在中国制造,而汽车只有33%。随着全球汽车行业向新能源转型,中国产品从30%向60%跃升有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商用车电动化的发展,中国商用车走向世界大有潜力。”崔东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