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读卖新闻》2月10日文章,原题:有关老去问题的书籍在出版界日益兴盛 近年来,围绕“老去”这一主题的书籍在日本日益增多。这类书籍内容多样,有的介绍探讨衰老问题的经典名著,有的讲述老年人如何享受阅读之乐。深入探索这一话题,会发现“老年阅读”的世界比想象中更加广阔。



在东京都葛饰区立中央图书馆的“活力老年角”,陈列着许多探讨“老去”主题的文学作品:从《枕草子》《方丈记》等古典名著,到深泽七郎的《楢山节考》、有吉佐和子的《恍惚的人》等现代老年文学代表作。
在小说领域,曾入围第172届直木奖的朝仓霞作品《读读讲讲》以一群老年人组成的读书会为舞台,讲述读书会成员们朗读儿童文学,并借此探讨自己的过去以及对生死的看法。这种叙事方式不仅探讨了阅读本身,还反映了老年人与书籍的深层联系。
50岁或许仍显年轻,但正是为“老年阅读”做准备的最佳时期。前田速夫的《老年的阅读》精选了文学与哲学经典,并提炼其中的箴言,帮助读者从经典中汲取智慧。《50岁以后的阅读指南》则侧重于为人生的后半程提供指引,邀请50位作者撰文,推荐值得阅读的作品。
“我开始有意识地让自己成为一名老人。”集编辑、评论家、影视行业幕后人员于一身,86岁的津野海太郎近日出版了《为生存而阅读》。他从70岁起便着手研究“老年阅读”这一主题,先后出版了《活到百岁的阅读术》以及《最后的阅读》,此次更是深入探讨这一话题。
津野海太郎认为:“我们这一代与过去那种传统意义上的‘衰老’形态不同。因此,即使渐渐老去,也很难做到优雅。”在这样的心境下,他接触到了美学家伊藤亚纱的《看不见的人如何看世界》,这本书探讨了视觉障碍者的世界观,激发了他对年轻一代作家的兴趣。津野开始阅读自己过去未曾涉猎的作品,比如经济思想家齐藤幸平、独立研究者森田真生等人的著作。他称这些“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身心进行思考的研究者”为“真正的知识分子”,他们不居高临下,而是以平实的态度面对世界,让他感受到新一代学者的崛起。
对于老年人如何享受阅读的快乐,津野表示:“观察年轻一代,倾听他们的声音,并与他们建立联系——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作者川村律文,朱迪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