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最高潮的阶段无疑是大革命时代,在那个年代,几乎每个青年都向往着革命,并期盼着为了革命而做出自己的贡献,尤其是在后来国共合作以后,当时涌现出不少的北伐名将,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叶挺,但实际上当时叶挺是隶属于第四军,而这个第四军是粤军部队,在北伐早期一度是革命的中流砥柱。



粤军部队多出北伐名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由于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重用以黄埔为主的中央军嫡系,加上粤军多次反对的关系,后来被直接打入冷宫削弱,但基本上出身粤军的一系列主要将领,后来的结局都还算不错,比如张发奎就要算是其中知名度比较高的那一位。



张发奎生于1896年,曾入私塾读书,幼年时期就表现出十分聪明的一面,后来投身粤军以后,从连排长做起,一直做到了旅长高位上,不过随着粤军中上层的陆续调整,张发奎逐渐的在部队中崭露头角,当时粤军第一师与与原孙中山大元帅府警卫团、铁甲车队合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张发奎就担任了第四军下属12师师长。



要知道当时叶挺当时仍然只是一个独立团团长,不过由于同属于第四军,两人也经常合作,由于在北伐战争中的出色贡献,张发奎后来又升任第四军军长,被誉为是铁军,但很遗憾的就是,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以后,部队中的共产党员被大量的清晰,张发奎看不惯蒋介石的做派,不仅没有清共,反而还收留了不少共产党员。



而且在南昌起义以后,张发奎并没有率军追击起义军队,而是南下广州,不过张发奎始终坚持不站在老蒋的一面,但也选错了自己的道路,后来选择相信了汪精卫,结果汪精卫在派系斗争中败北以后,张发奎又参加了数个反对蒋介石的军阀,但最终都没有成功,而作为北伐铁军的第四军,也在不断的派系斗争中损失惨重,接连缩编。



不过对于张发奎,蒋介石始终没有下杀手,张发奎作为北伐的名将,后来还参加抗战,之所以不动张发奎,或许也是因为他在老粤系将领中具有比较高的声望,而随着国民党反动派陆续的失败,后来张发奎也没有前往台湾,而是在香港定居,晚年的生活不能算有多好,至少是安然无恙,不过张发奎坦言,这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参军,如果可以选择,他宁愿不去选择这一条道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