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昭安

在清朝的历史上,汪景祺这个名字因着其独特而可悲的命运被后人所铭记。他是清朝唯一因为拍马屁而被处死的史官。


汪景祺生活在一个礼教森严、政治环境复杂多变的朝代。他怀揣着对功名利禄的渴望,目光锁定在了当时如日中天、炙手可热的年羹尧身上。年羹尧,那可是在朝廷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战功赫赫,深得皇帝的倚重。汪景祺心想,只要紧紧抱住年羹尧的大腿,自己就能平步青云。

于是,汪景祺开始了他那令人瞠目结舌的拍马之举。

他在自己的著作中,把对年羹尧的阿谀谄媚表现得淋漓尽致。史学家研究的相关资料显示,他大肆赞美年羹尧,用词之浮夸简直超乎想象。他将年羹尧比作古代的名将贤臣犹嫌不够,甚至说年羹尧就是上天派到人间拯救苍生的神明,他的出现让世间万物都失去了光彩,只有他年羹尧熠熠生辉。

他夸赞年羹尧的军事才能,说他每一次出征都是如同战神下凡,那些战斗的胜利不是依靠士兵和战略,而是靠年羹尧个人的英气和上天赐予的运气。在他的笔下,年羹尧的每一个决策都是无比英明的,哪怕是一些存在争议的决策,在他这里都被美化成深谋远虑的表现。

他还从年羹尧的外貌到气质,全方位地进行奉承。说年羹尧的容貌有着王者之气,那目光犹如星辰般深邃而犀利,仿佛一眼就能看穿敌人的阴谋诡计。他形容年羹尧的气质是超凡脱俗的,站在人群中就如同鹤立鸡群,其他人都只能是他的陪衬。


然而,汪景祺似乎忘记了官场就像一个变幻莫测的棋局。在当时的局势下,年羹尧虽然权势滔天,但也成了各方势力关注和嫉妒的对象。汪景祺把自己的命运和身家性命紧紧地绑在年羹尧身上,就像是在暴风雨中的小船上,只抓住一根看似粗壮的树枝,却不知这树枝随时都可能被狂风折断。

年羹尧因为居功自傲和骄横跋扈,也逐渐引起了雍正皇帝的猜忌和不满,被贬为杭州将军,随后被剥夺一切官爵并押解进京审问,最终被赐死。汪景祺也未能幸免,他因那些肉麻且过分的拍马屁文字而被雍正皇帝厌恶,被判处死刑。

汪景祺作为史官,本应尊重客观事实,秉笔直书,但他却为了达到个人的目的,违背职业道德,在著作中对年羹尧过度阿谀谄媚,结果招来了杀身之祸。他的悲剧深刻地反映出人性的贪婪、投机与短视等弱点。这就警示我们,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一个人要想获得自己想要的正当利益,都不应妄图走捷径(其实有时候捷径是最大的弯路),要凭借自身实力和不懈的努力去追寻目标,同时要有长远的目光,避免陷入过度迎合、依附他人而带来的危险境地。


【作者简介】曾昭安,湖南省洞口县文旅广体局退休干部,文学、文史爱好者,码字笔耕近半个世纪,小有成就。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